2005高考满分作文点评(福建卷):执子与通子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0:09:2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福建考生)

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

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之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行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通子们胸中释然,他们圆如卵石。他们明白,面对乱世昏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去认真。于是他们游闲山乐水,以绿水清猿、曲径通幽为伴,倚马挥毫,信可乐也。

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汩罗江,子兰谄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执着呢!他终成一家之言。

棱角分明,无所畏惧者如执子。他们执著着他们的追求,无悔无怨。那个“投戎从笔”的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仅剩一把软羊毫,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纵把栏杆拍遍,也无怨无悔。诸葛亮,执著于白帝托孤,积劳成疾,逝于五丈原,一生鞠躬尽瘁……

执子们执著着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不论圆润避世,明哲保身,还是棱角分明,坚守信仰,他们都成为了中华万代的不朽财富。

我们在通子们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学会从容,在“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中学会包容。通子们教会我们学会适应,沉稳柔和如圆;我们在执子们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学会坚持;从嵇康绕粱的琴声与阮籍的恸哭而返中体会信念与力量。执子们教会我们闪亮自我,坚持信念,棱角分明如星。

历览前贤,如果我们拥有了执子的执著与通子的包容,该会有另一种更美的人生图形吧!

点评:

这是一篇颇有文采,颇善论辩的议论文。作者从话题提供的两幅图画,巧妙联想,想到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解剖刀,深入腠理,探究辨析,认识到:执子沉稳平滑,豁达闲适,执著于事业;通子棱角分明,无所畏惧,包容于人事。无论是执子,还是通子,都各有千秋,都是中华万代的不朽财富。

作者超乎常人的辨证眼光,超乎常人的理性思考;引经据典,表现出的深厚文化积淀;精心锤炼语言,亮丽自己的文面以及分明的层次,严谨的结构,严密的论证,理所当然地把这篇考场作文推上了满分的宝座。



相关文章


2005高考满分作文点评(福建卷):执子与通子
2005高考满分作文点评(福建卷):谁是英雄
2005高考满分作文点评(福建卷):星星发光,张扬个性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