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鼻塞、鼻导管吸氧法问答实践技能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0:01:14 18:03:4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适应证]

  1.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www.Examda.CoM

  3.弥散功能障碍,如肺广泛纤维化、肺水肿等。

  4.右向左分流,如先天性心脏病、大面积肺不张。来源:www.100test.com

  5.其他原因引起的缺氧,如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心肌梗死、一氧化碳中毒等。

  [准备工作]

  1.器具准备:储氧筒、氧气流量表、湿化瓶、扳手、导氧管、鼻塞或鼻导管、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

  2.环境准备:将火种及易燃物或引火物如油类等清离现场。氧气筒上挂上“不准吸烟”标记。

  3.将病人置于舒适位置,向病人及陪护人员说明氧气助燃的危险性和注意防火的措施。

  4.了解病情,掌握缺氧的类型、程度和氧疗的目的,并决定给氧浓度及速度。

  [操作方法]

  1.装表百考试题论坛

  (1)先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小量氧气,冲掉气门上的灰尘后关上总开关。

  (2)将湿化瓶装上适量的湿化液(消毒蒸馏水或25%-75%乙醇)。

  (3)装好氧气流量表并旋紧,连接湿化瓶及导氧管,鼻导管或鼻塞。

  (4)关好氧流量表上的开关,然后打开储氧筒总开关,观察氧气压力。调节流量表上的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有无漏气,再关流量表上开关,待用。

  2.输氧

  (1)用湿棉签擦净患者鼻孔。打开流量表开关,将鼻塞或鼻导管放入水中,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按病情调节好氧流量,将鼻塞或鼻导管沾水打湿后,自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插入深度约为鼻尖到耳垂长度的2/3.

  (2)用胶布固定鼻导管。记录用氧时间、流量并签名。

  3.停氧百考试题(100test.com)

  停氧时,先拔出给氧导管或鼻塞。按顺序先关流量表开关,再关储氧瓶开关,然后打开流量表开关,放出余氧,再关此开关。记录停氧时间并签名。

  [问答]1.何谓高浓度给氧?适用于哪些缺氧性疾病?

  高浓度给氧指吸入的氧浓度在50%~60%以上。适用于以缺氧为主,而无CO2潴留的患者,如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右向左分流,严重心脏病、气体中毒、贫血或心搏出量不足等缺氧性疾病。

  2.何谓控制性给氧?为什么要进行控制性给氧?

  24%~35%的低浓度给氧称为控制性给氧。控制性给氧的目的是防止因吸氧造成呼吸抑制严重CO2潴留患者,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CO2麻痹),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主动脉弓及颈动脉窦)来维持,如果突然吸入高浓度氧,迅速纠正缺氧,就消除了缺氧的刺激作用,患者的自主呼吸即被削弱或抑制,使呼吸变浅、慢甚至停止,肺泡通气量减少,CO2潴留加重。

  3.如何判断氧疗的效果?

  给氧10~30分钟后,心率、呼吸频率减慢、意识障碍好转,PaO2升高或PaCO2下降,为氧疗有效。

  4.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应如何进行氧疗?百考试题(100test.com)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造成的呼吸衰竭,缺氧常伴有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衰),宜采用控制性氧疗,即给予持续吸入低浓度氧,一般开始吸人氧浓度为24%左右,30分钟后,病情好转,PaO2升高,PaCO2下降或PaCO2升高不超过0.66~1.33kPa(5~10mmHg),可加大给氧浓度至28%~35%(即氧流量为2~3L/min)。严重呼衰者,氧疗时可适当加用呼吸兴奋剂,甚至采用机械辅助呼吸,以增加通气量

  5.如何计算鼻导管(或鼻塞)法吸入氧浓度?来源:www.100test.com

  鼻导管(或鼻塞)法吸人氧浓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吸人氧浓度(%)=21 4X氧流量(L/min)

  6.氧疗有哪些并发症?

  氧疗并发症主要发生于高浓度持续吸氧之患者,其表现有:①抑制呼吸,加重CO2潴留;②肺氧中毒:吸人60%以上高浓度氧1~2天后,可造成肺损伤,出现肺氧中毒。患者表现胸痛、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等。

   更多信息请访问:百考试题医师网校


相关文章


2010年中医医师辅导:中医五行相乘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2010年中医医师辅导:中医五行相克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2010年中医医师辅导:中医五行相生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插管技术临床问答实践技能考试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鼻塞、鼻导管吸氧法问答实践技能考试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雾化吸入疗法问答实践技能考试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肺部听诊要点描述实践技能考试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洗胃术问答实践技能考试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胸内心脏按压术实践技能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