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考研教育学专业课答案解析(三人行) — 考研频道 —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0:01:11 20:33:4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辨析题:
  一,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答:此观点存在一些偏差。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之下,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养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而此题干中只说明了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并没有明确说明,因此,此观点是片面的。我们所强调的教学是在教师教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活动,而绝非教师填鸭式的传授方式。
  二,课程是学校全部教学活动的总和。
  答:对于课程的概念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要给课程下定义需要说明是广义和狭义的课程,在题干中课程是从一个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而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因此,本题干中没有说明课程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区分,另外,题干中也存在将课程和教学概念相混淆的问题。题干中有明显的大课程小教学的倾向,这是存在争议的。
  三,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答:该说法明确错误。智力和创造力之间永远不出现充要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我们说高的创造力需要一定智力的支持,但是这种智力是一般水平之上即可,不一定要达到超级高的水平,因此,高创造力需要基本智力水平的支持,高智力不一定会有高创造力,但是低智力一定没有高创造力。
  简答:
  一,学校在培养学生起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有四个条件:
  (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只是外部条件,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必须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即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实现。
  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是指社会或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2)学校教育自身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育的物质条件是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但能否发挥这些物质条件的作用,还需要对这些物质资源进行时空上的规划。
  教师的素质:教师是专职的教育者,其专业水平、事业心、责任感、知识技能等是决定教育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教育管理水平:教育是个复杂系统,对起资源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是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3)家庭环境的因素
  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是天然的合作者,家庭环境及其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直接消长学校的教育作用。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制约着儿童所能享有的教育资源的质量.家庭的经济状况制约着家长在儿童成长中精力和经济的投入程度.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儿童教育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家庭的人际氛围对教育影响的发挥有干扰和促进作用。
  (4)社会发展状况
  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整体的社会环境、民族心态、文化传统都可能对教育功能的实现产生影响。
  二、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
  根据赫尔巴特的心理学和伦理学等主张,统觉过程的完成大体上可以有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与此相应,他提出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单纯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就产生了教学过程。他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在内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他认为,兴趣活动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思维状态主要有两种:专心和审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有以下四个阶段:明了(或清晰),当一个表象由自身的力量突出在感官前,兴趣活动对它产生注意,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作好观念的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联合(或联想),由于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的期待状态,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有序,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需要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方法,新旧观念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联系巩固新习得的知识。他的教学形式阶段论是在严格按照心理学过程规律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意义上讲,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的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但也因机械化倾向遭到人们批评。
  三、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的本质和条件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2)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外部条件为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相关文章


2010年1月9日考研历史学专业课真题解析 — 考研频道 —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专业试题 — 考研频道 —
跨考教育:2010年考研教育学考点分析 — 考研频道 —
2010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试题(大题) — 考研频道 —
2010考研教育学专业课答案解析(三人行) — 考研频道 —
2010年1月考研心理学试卷分析(跨考) — 考研频道 —
名师点评2010年1月9日考研心理学统考真题 — 考研频道 —
2010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试题(大题) — 考研频道 —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西医综合真题 — 考研频道 —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