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大学教学论考试论述题精选—教师资格证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1:03:18 01:05:3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大学教学论论述
一、简述古代大学教学的特征?
古代大学教学的传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儒家经典,注重修齐治平
中国古代的大学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修身与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普遍要求,但同时也造成了伪道学、伪道德的盛行,不利于民智开化,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2.注重辩难讲会,提倡学术交流
无论官学与私学,都注重学术交流与对话,提倡自由辩论。
3.注重因材施教,长于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是我国古代大学教学所一贯秉持的宝贵经验。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首创并实施了因材施教。孟子吸取了孔子的教学思想,认为“教亦多术矣”。《学记》中明确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不应拖着学生,压抑学生,更不要代替学生走路。
4.学而优则仕,学思行合一
古代大学教学的目的具有双重性:既有精神层面上的“明人伦”,也有功利层面的“优则仕”;既有学术思想方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有社会实践方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简述建构主义对我国大学教学的启示?
1.大学教学应从“双边活动”向“多边互动”转变
建构主义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且这种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其中,教师与同伴都是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
2.大学教学应从“被动传输式”向“主动建构式”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教与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和接受过程,而是包含了师生间社会和文化的科学谈话、相互作用和共同实践以及学生主动地建构信息等内容在内的过程,而且这种建构是通过新的知识经验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而成的。
3.教师要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学习环境
教师的作用不应局限于提供任务和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更应通过他们之间的语言,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种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
4.大学教师要对学生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考核
应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三、编写大学教材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大学教师还要自己编写部分大学教材。编写教材除了要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等一般化的教材编写原则以及具有上文所提及的优秀大学教材的特点之外,大学教材的编写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区分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成套化的系列,绝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大学教材的开发应当以成套化和系列化的方式进行,围绕教科书,成套地同步推出教师的教学指导书、视听教材和学生辅助读物等教材系列,并且要促进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大学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2.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作为大学教学中介性要素的教
材,必须以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为基本要求。在照顾到大学教材的学理性的同时,还应兼顾“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实用性;既应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及时把握社会现实,使教材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吸纳某些学生参与某些学科教材的编写过程。
3.符合大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
按照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观点,学生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已经完成了的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正处于形成状态中、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大学教材的难易程度在保持基本适中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偏高难度,因此,大学教材的编写应以确认并挖掘大学生的潜能为前提,应对大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现有能力水平以及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估计。
4.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中普遍出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
5.给教师和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教师和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投入教学过程中的,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验,对以教科书为载体的客观知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这些知识经验完全可以补充、丰富甚至修正教科书上的客观知识。
6.区分知识的产生逻辑与表述逻辑
教学过程应首先从“易于认识”的知识开始,它所依循的应是一种产生逻辑或形成逻辑,应与人类知识体系的产生或形成过程相一致,但我们目前教科书内容的呈现却恰恰相反,这恰恰违背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