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故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上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天演论.译立言》
单句篇(十)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故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上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天演论.译立言》 1. 原文:On this board,thirsty strangers deposited their cups as they stood in the road and drank,and threw the dregs on the dusty ground to the pattern of Polynesia,and wished they could have a restful seat inside.(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患酒喝的客人,都站在路上买醉,往这块隔板上放空酒杯;他们把酒渣儿洒在满是尘土的地上,做成玻里尼西亚群岛的花样。他们很想能在屋子里面,有一个安身落座的地方。(张谷若译) 赏析:"thirsty"是“口渴的”的意思,用在原文中当然不是指“客人”渴了想喝水,译成“患酒喝得”恐怕是最好的选择。“站在路上买醉”,似乎不是很忠实于原文,但转念一想,既然爱酒都爱到"thirsty"的地步,那么终于寻找到了一个喝酒的机会,不喝个半醉不醉,反而不可想象了,所以“买酒”即“买醉”。 2. 原文:No greater misfortune can befall a country than to be governed by an old tyrant. 译文:国之横祸,莫过于暴君当政。 赏析:现代汉语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当于现代汉语来说,古汉语有它自己的优势,如词汇丰富、语法有弹性、表情表意能力强等等,在写作和翻译时,适当的运用一些古汉语的语素或词,能给文章带来一种书卷气,显得庄重典雅。上面这个译例就体现了这种特色,译者灵活套用了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使用了古汉语的个别语素(词语),译出的句子简洁、庄重,读者好似看见了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学究在摇头晃脑地评说历史。 3. 原文:Hearing Debs was an experience. 译文:听德布斯演讲可真带劲。 赏析:如果说上一译句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学究在摇头晃脑地评说历史的话,读了这一句译文,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场面:一个求知若渴、激情满怀的青年学子在听了一场演讲后,眉飞色舞地对没有去听演讲的同伴大谈特谈演讲人演讲艺术之高超。译者使用了口语体“可真带劲”来译"was an experience",准确、生动。 4. 原文:Charity begins at home,they say.(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人家不是说,行善得由己及人吗?(张谷若译) 赏析:“行善得由己及人”,在形式上颇像哲言警句,在意义上非常忠实于原文。 翻译下列句子 He was a fool for danger. 答案: 原文:He was a fool for danger. 译文: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赏析:英译汉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词或词组,在词典上找不到恰当的译词(组),如逐字死译,只会使译文生硬晦涩,这是就需要对词或词组的意义进行某种处理。"a fool for danger"译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是做了释义的处理,译者巧妙地借用了汉语里的俗语“天不怕地不怕”,形象地传达了译句的“意”和“情”。 相关阅读: #0000ff>2010年笔译高级指导:名篇名译汇总 #0000ff>世界主要英文报刊汇总 #0000ff>口译笔记法:57常用速记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