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卷二公务员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0:01:01 07:30:0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城市垃圾问题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资料
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城市668座,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数量超过1亿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此外历年的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以上。目前已有200余座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垃圾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社会每年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垃圾的清运和处理。城市垃圾的处理,已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10多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先后建成垃圾卫生填埋场,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处理率已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1%上升到目前的58%。但是我国垃圾的处理水平,还是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许多城市仍然面临垃圾困扰的难题。
2.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环境、垃圾成分、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由于城市垃圾成分复杂,并受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自然条件及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国外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一般是随国情不同而不同,往往一个国家中各地区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很难有统一的模式,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从应用技术看,国外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利用等方式,机构化程度较高,且形成系统成套设备。从国外的情况看,有以下趋势:工业发达国家由于能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焚烧处理比例逐渐增多.填埋法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占有较大比例.农业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以堆肥为主.其他一些新技术,如热解法、填海、堆山造景等技术,正不断取得进展。
3.2009年2月6日,上海蕰藻浜码头打下了第一根桩,这标志着国内首个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内河集装化中转转运系统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记者从负责该项目建设的上海环境集运有限公司获悉,这项投资额近10亿元的大型环境工程完成后,上海市区每年产生的数百万吨生活垃圾将实现世界先进水平的密封式集装化运输。
据介绍,这项环境工程计划于2009年年底完成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垃圾装运由散装化到集装化的过渡营运模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将实现全系统的集装化营运模式。
目前,上海每年垃圾产生量在600万吨以上,其中市区500多万吨。目前仍按照传统的生活垃圾运输模式,上海市区大部分生活垃圾是由环卫车辆从居民区运输至码头装船,再采用散装,水、陆联运方式运到老港填埋场,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散装作业工艺的缺陷,容易产生垃圾异味挥发,垃圾飞散、滴漏、回弹等现象,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据介绍,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内河集装化中转转运系统的建成,上海的城市“垃圾管理”方式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从“散装”运输变为“密封式集装箱”运输。
这一亚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内河集装化中转转运系统的设计规模为日均转运生活垃圾6300吨,同时预留应急及其他垃圾700吨的转运能力。该系统未来将把垃圾压缩装进专用密封式集装箱,利用蕰藻浜、黄浦江等内河航道,经车、船运至老港垃圾填埋场,使垃圾运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
4.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加,垃圾包围城市已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与人民健康安全。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各种资源正在不断减少,但垃圾这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却是唯一在增长的资源,城市垃圾被誉为“城市矿藏”。
许多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如何控制和消毁垃圾这一老问题上,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着手科学地处理、利用垃圾,将垃圾列为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第二资源”,向垃圾要资源、要能源、要效益。一些垃圾处理工厂近10年来在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成,实践证明了他们为合理地经济地利用垃圾资源开辟了新途径,开创了垃圾处理领域的新天地。
我国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构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做为基础的环境尤其重要,对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充分利用已成为我们进行垃圾处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660个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以城市人口2.6亿计算,如每人每天产生1千克垃圾,一年产生垃圾量就要近一亿吨。
5.福州为彻底解决生活垃圾的困扰,投入上亿元巨资,在距市中心17公里的红庙岭修建了占地145000多亩、总容量达2117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红庙岭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后,福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但是福州市目前生活垃圾年增长率为9%,这意味着全市生活垃圾总量每7年就会翻一番。这种几何级增长速度,对城市垃圾处理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随着垃圾总量每年增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大为缩短。据福州市环保局介绍,1995年,红庙岭填埋场1号库区建成,当时预计可以使用20年,现在看来,它可能用不到10年.整个填埋场的设计寿命是50年,而根据目前垃圾年产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它很可能用不到30年。为了延长垃圾填埋场的寿命,人们开始把目光放到了削减垃圾排放总量、减缓垃圾增长速度上。据测算,每100吨毛菜就有20吨不能吃的菜根、烂叶等废物。为了减少厨房垃圾产生数量,自1998年起,福州市开始实行净菜进城,把不能食用的菜根、菜叶留在城外,用作农肥。这样做减少了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
6.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主要采用填埋法,约占70%~80%.堆肥法,约10%~20%.焚烧法极少,仅占1%。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开展较晚,全国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只有少数城市借助国际援助建成一些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的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国内自行设计的卫生填埋场,大多因资金不足,设计、施工标准不高,加之无害化处理技术不完善,设施简陋,缺少对污染控制和监测手段,距无害化处理标准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垃圾填埋场防渗措施不力,填埋气体和渗沥液引排不畅,难以保证长期安全性,成为远期的污染源。近几年来,国内开始出现一批工艺比较先进,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比较适合国力水平的堆肥技术和生产线,已在广州、常州、厦门等地得到应用。在北京,由德国政府援助,建立了一座日处理4000吨生活垃圾规模的现代化连续式机械化堆肥厂,起到示范作用,其总投资已超过1.7亿元人民币。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在我国原来几乎空白。1988年,深圳市引进日本技术生产两台日处理150吨生活垃圾马丁式焚烧炉,建成我国首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至今。随后各地出现一些垃圾焚烧炉制造厂家,积极推广应用。国产焚烧炉结构多数还不够完善,焚烧温度不高,过程稳定性差,自控程度低,废气净化装置效率不高,急需完善。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宁波等地正在积极筹建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将会形成我国垃圾处理填埋、堆肥、焚烧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