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23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1:04:27 20:04:0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我国地籍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1、地籍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国家的出现是地籍产生的基本原因。地籍最初为课税服务,在推行田赋制度,保障国家税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地籍发展,根据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唐代中叶实行“两税法”前,地籍依附在户籍中.唐代中叶至明代中叶,地籍与户籍处于平等地位.明代中叶后,地籍地位高升于户籍之上。地籍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土地清丈、土地调查和后期的土地登记.
2、民国时期的地籍管理
1)北京政府时期
北京政府在1913年秋于内务部下设立了全国土地调查筹备处,筹备土地调查和经界整理。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不动产登记条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土地登记法规。北京政府开始正式办理土地登记,地籍管理开始步人法制化轨道。
2)国民党统治时期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元帅后,设置了土地局,并进行土地实况调查。1926年公布并在广州实施《土地登记征税法》,规定一切土地权利需按规定申请登记1927年一1936年,是国民政府地籍管理的发展时期,根据《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的规定,各地广泛开展地籍整理,进行土地测量和土地登记。1930年公布《土地法》,将地籍管理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34年,国民党中央成立土地委员会,决定进行全国土地调查。1946年修订的《土地法》,第二编地籍,包括:通则、地籍测量、土地总登记、土地权利变更登记共四章。1946年,地政署公布了《土地登记规则》,详细规定了土地登记实施细则。
3)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地籍工作
1928年12月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1931年12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2—1934年的查田运动等,均进行了土地调查、清帐等工作。至1946年底,各解放区的土地调查、登记发证、建立土地台帐等工作也开展起来。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发布施行,土地清丈,划界埋桩、确权登记发证、建立土地台帐等工作普遍开展。
3、社会主义地籍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1)建国以后至1978年
建国初期,全国开展了土地清丈、划界、发证等地籍工作,进行城市的土地登记、地籍清理.并设置了地籍管理机构。文革时期,地籍陷入无政府管理的状态。
2)1979—1985年
这一阶段进行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普查,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概查和土地详查试点,进行土地纠纷处理并恢复了地籍管理机构。1982年土地管理局成立,下设地籍、土地资源等业务处,地籍处负责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评价等工作。之后,开展了全国性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
3)1986年一1997年
这一时期,地籍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就。1986年成立了国家土地管理局,下设有地籍管理司。《土地管理法》的颁布使地籍管理有了法律依据.土地详查取得了翔实、可靠的资料.城镇地籍调查开展.建立了土地统计报表制度.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工作开展.土地调查及土地定级估价的技术规程逐步制定和完善。
4)1997年以来
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了地籍管理的各项制度运用开展土地证书年检工作.运用遥感技术手段监测土地变更状况.完成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预报工作.推行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制度。
例题:1979—1985年,这一阶段进行了第( )次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普查。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B
解析:1979—1985年,这一阶段进行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普查。转载自:百考试题 - [100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