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GCT考试逻辑辅导教材--第一章(3)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5 17:44:0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一章 关于GCT逻辑应试的若干问题

问题12:如何快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题干?

正如已经指出的,试题的题干有一定的文字长度和信息量,有的则有较长的文字和较大的信息量。GCT逻辑试题的测试目标之一,是考生对于文字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考生首先受到挑战的是,如何迅速准确地理解并恰当整理题干的文字信息,其次才是基于之上如何正确地逻辑思考。

如何快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题干?回答应该是无什么捷径,只有靠多加训练。

在这个问题上,注意以下两点是有益的。第一,抓住关键性概念。第二,注意区分相关信息和无关信息,在相关信息中,抓住关键信息。以下通过实例说明。

下例说明,抓住关键性概念对于快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题干的意义。

[例11]

某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物的错字率较前几年有明显的增加,引起了读者的不满和有关部门的批评,这主要是由于该出版社大量引进非专业编辑所致。当然,近年来该社出版物的大量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上述议论中的漏洞,也类似地出现在以下哪项中?

Ⅰ.美国航空公司近两年来的投诉率比前几年有明显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该航空公司在裁员整顿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当然,9.11事件后航班乘客数量的锐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Ⅱ.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即由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在整个死亡人数中的比例,较前有明显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众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容易诱发心血管病的不良变化。当然,由于心血管病主要是老年病,因此,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即人口中老年人比例的增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Ⅲ.S市今年的高考录取率比去年增加了15%,这主要是由于各中学狠抓了教育质量。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市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0%。

A.只有Ⅰ和Ⅱ。 B.只有Ⅱ和Ⅲ。C.Ⅰ、Ⅱ和Ⅲ。

D.只有Ⅰ和Ⅲ。

答案是D。

解析:理解此题题干的目的,是要准确快速地确定其中存在的逻辑漏洞。要做到这一点,“错字率”就是一个必须抓住的关键性概念。

错字率是单位数量的文字中出现错字的比例,一般地说,它和文字的总量没有确定关系。题干把近年来上述出版社出版物的大量增加,解释为该社近年来出版物的错字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是一个漏洞。

类似地,航空公司的投诉率,是单位数量航班乘客中投诉者的比例,一般地说,它和乘客的总量没有确定关系。选项Ⅰ把9.11事件后航班乘客数量的锐减,解释为美国航空公司投诉率有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一个类似于题干的漏洞;显然,类似的漏洞也出现在选项Ⅲ的议论中。

选项Ⅱ的议论是成立的,其中不出现类似于题干的漏洞。■

下例说明,注意区分相关信息和无关信息,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对于快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题干的意义。

[例12]

1-2基于以下题干:

区别于知识型考试,能力型考试的理想目标,是要把作为短期行为的应试辅导对于成功应试所起的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能力型考试从理念上不认同应试辅导。某地的一项调查表明,参加各种MBA考前辅导班的考生的实际考试平均成绩,反而低于未参加任何辅导的考生。因此,考前辅导不利于MBA考生的成功应试。(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削弱上述论证?

Ⅰ参加考前辅导而实考成绩较差的考生,如果不参加考前辅导,其实考成绩会更差。

Ⅱ未参加考前辅导而实考成绩较好的考生,如果参加考前辅导,其实考成绩会更好。

Ⅲ基础较差的考生更会选择考前辅导。

A.仅Ⅰ和Ⅲ。

B.仅Ⅱ和Ⅲ。

C.仅Ⅰ和Ⅱ,

D.Ⅰ、Ⅱ和Ⅲ。

答案:D

2.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

A.MBA考试是能力型考试。

B.上述辅导班都由名师辅导。

C.在上述调查对象中,经过考前辅导的考生在辅导前的平均水平,和未参加辅导的考生大致相当。

D.MBA考试对于考生的水平有完全准确的区分度。

答案是C。

解析:为使上述论证成立,C项是必须假设的。否则,例如,如果经过考前辅导的考生在辅导前的平均水平,远远低于未参加辅导的考生,那么,题干的论证显然没有说服力。

A项不是必须假设的。虽然题干有MBA考试是能力型考试的含义,但这一含义不是题干论证的必要论据。题干的结论是:考前辅导不利于MBA考生的成功应试,其论据是:参加各种MBA考前辅导班的考生的实际考试平均成绩,反而低于未参加任何辅导的考生。即使MBA考试事实上不是能力型考试,这一论证仍然可以成立。

为使题干的论证成立,确实需要假设:MBA考试对于考生的水平有足够准确的区分度。但D项断定过强了,不是必须假设的。事实上任何一种考试都不可能有完全准确的区分度。■

不难发现,上例两题仅涉及对题干中的论证进行评价。因此,尽管题干表述的内容是具有联贯性的一个整体,但其中只有后半部分是相关信息,前半部分是不相关信息。即在该题干中,与解题相关的信息是:“某地的一项调查表明,参加各种MBA考前辅导班的考生的实际考试平均成绩,反而低于未参加任何辅导的考生。因此,考前辅导不利于MBA考生的成功应试。”;其余的都是不相关信息。

[ 例13]

美国法律规定,不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坐在行驶的小汽车中必须系好安全带。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其理由是,每个人都有权冒自己愿意承担的风险,只要这种风险不会给别人带来损害。因此,坐在汽车里系不系安全带,纯粹是个人的私事,正如有人愿意承担风险去炒股,有人愿意承担风险去攀岩纯属他个人的私事一样。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反对意见提出质疑?

A.尽管确实为了保护每个乘客自己,而并非为了防备伤害他人,但所有航空公司仍然要求每个乘客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系好安全带。

B.汽车保险费近年来连续上涨,原因之一,是由于不系安全带造成的伤亡使得汽车保险赔偿费连年上涨。

C.在实施了强制要求系安全带的法律以后,美国的汽车交通事故死亡率明显下降。

D.炒股或攀岩之类的风险是有价值的风险,不系安全带的风险是无谓的风险。

答案是B。

如果B项为真,则说明不系安全带不是汽车主的纯个人私事,它引起的汽车保险费的上涨损害了全体汽车主的利益。这就对题干中的反对意见提出了有力的质疑。

其余各项均不能构成有力的质疑。■

显然,在上题中,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反对意见认为,坐在汽车里系不系安全带,纯粹是个人的私事。(安通学校提供)

问题13:什么是“干扰项”?

前面已经指出,如果对同一道试题,我们感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都满足正确性,那么最大的可能是遇到了干扰项,即似乎成立但实际上不成立的选项。

不一定每道试题都有干扰项。但确实有许多试题有干扰项。有的题可能有多个干扰项。设计干扰项,是许多试题制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提高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干扰项的识别、分析和排除因题而异。下面通过实例说明。

[例14]

一个美国议员提出,必须对本州不断上升的监狱费用采取措施。他的理由是,现在一个关在单人牢房里的犯人所需的费用,平均每天高达132美元,即使在世界上开销最昂贵的城市里,也不难在最好的饭店里找到每晚租金低于125美元的房间。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构成对上述美国议员的观点及其论证的恰当驳斥?

Ⅰ.据州司法部公布的数字,一个关在单人牢房里的犯人所需的费用,平均每天125美元。

Ⅱ.在世界上开销最昂贵的城市里,很难在最好的饭店里找到每晚租金低于125美元的房间。

Ⅲ.监狱用于犯人的费用和饭店用于客人的费用,几乎用于完全不同的开支项目。

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D.Ⅰ、Ⅱ和Ⅲ。

答案是C。

解析:题干中议员的观点及其论证的实质性缺陷,在于把两个具有不同内容的数字进行不恰当的比较。

如果认为Ⅰ和Ⅱ能构成对题干的恰当驳斥,则实际上确认了上述比较是成立的,问题只在于如何使进行比较的数字更为精确,这显然不得要领。因此,Ⅰ和Ⅱ并不能构成对题干的恰当驳斥。

Ⅲ指出题干中的两个数字具有不同的内容,这就点出了题干的症结,从而构成了对题干的恰当驳斥。■

上题中,复选项中的Ⅱ和Ⅲ就是干扰项,即单选项中D是干扰项。表面上看,Ⅱ和Ⅲ都分别指出了美国议员的理由的不准确,而因似乎能构成对其观点及其论证的驳斥。但实际上这种驳斥是不恰当的。正如上述解析所指出的,如果认为Ⅰ和Ⅱ能构成对题干的恰当驳斥,则实际上确认了美国国议员所作的比较是成立的,问题只在于如何使进行比较的数字更为精确,而问题恰恰在于,美国国议员所作的比较自身是不恰当、不成立的。

[例15]

针对当时建筑施工中工伤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建筑业安全生产实施细则》。但是,在《细则》颁布实施两年间,覆盖全国的统计显示,在建筑施工中伤亡职工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这说明,《细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施工中的建筑项目的数量有了大的增长。

B.严格实施《细则》,将不可避免地提高建筑业的生产成本。

C.在题干所提及的统计结果中,在事故中死亡职工的数量较《细则》颁布前有所下降。

D.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在建筑业施工的职工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答案是D。

解析:衡量《细则》是否有效的标准,不是伤亡职工绝对数量的增减,而是伤亡职工比例的增减。D项断定: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在建筑业施工的职工数量有很大的增长。如果这一断定为真,则虽然在这两年中,在建筑施工中伤亡职工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但完全可能这种伤亡职工在所有建筑业职工中的比例下降了,这说明《细则》的实施取得了成效。这就削弱了题干的论证。

A项断定: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施工中的建筑项目的数量有了大的增长。项目数量的增长,有可能造成职工人数的增长(这使得A项对题干有所削弱),但不一定造成职工人数的增长。项目有大小之分,完全可能项目数量增加了,但职工人数反而减少了。因此,A项对题干削弱的力度不如D项。

C项对题干有所削弱,但力度显然不如D项。

B项不能削弱题干。■

在此题中,A项就是干扰项。(北京安通学校)

[例16]

据《科学日报》消息,1998年5月,瑞典科学家在有关研究中首次提出,一种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只有在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才能提取。

如果《科学日报》的上述消息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Ⅰ 1997年4月,芬兰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提出过,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除了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不可能在其他对象中提取。

Ⅱ荷兰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证明,在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并不能提取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这种微量元素可以在某些深海微生物中提取。

Ⅲ著名的苏格兰医生查理博士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中证明,该微量元素对防治老年痴呆症并没有特殊功效。

A.只有Ⅰ。B.只有Ⅰ和Ⅱ。C.只有Ⅰ和Ⅲ。D.Ⅰ、Ⅱ和Ⅲ。

答案A。

解析:Ⅰ不可能是真实的。因为由题干,上述观点,是瑞典科学家在1998年5月首次提出的,因此,芬兰科学家不可能在1997年4月已经提出过。

Ⅱ和Ⅲ都可能是真的。因为题干只是断定,《科学日报》登载的消息是真实的,而没有断定消息中提到的瑞典科学家的观点是真实的。■

在此题中,如果混淆了消息的真实性,和消息中提到的观点的真实性这两个不同概念,就会选择D项。因此,D项是干扰项。

[例17]

在司法审判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者判为有罪,否定性误判是指把有罪者判为无罪。肯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判,否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

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是否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足够的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错判率)是否足够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

A.错放,只是放过了坏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

B.各个法院的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高。

C.错放造成的损失,大多是可弥补的;错判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

D.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答案是D。

由题干,无论错判,还是错放,都不利于体现司法公正。因此,肯定性误判率和否定性误判率二者缺一不可,都应当成为衡量法院办案是否公正的标准。题干中的法学家认为,一个法院的错判率越低,说明越公正,要使这个显然片面的观点成立,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各个法院的错放率基本相同。否则,即使一个法院错判率足够的低,但同时它的错放率也足够的高,就并没有体现司法公正。因此,D项有力地支持了法学家的观点。

其余各项都不足以使题干中法学家的观点成立。其中,A和C项对法学家的观点有所支持,但它们断定的只是,就错判和错放这两种司法不公正的危害而言,前者比后者更严重,但由此显然得不出法学家的结论。■

上题中,A和C项都有干扰作用。

问题14:如何理解“如果为真”?

GCT试题的最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削弱)上述论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合理地解释上述现象?”

“如果为真”,是试题问句中一个最常用的关键词。正确理解这个关键词很重要。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的含义是:第一,并不承诺上述断定是真的,也就是说,即使在提问者看来,上述断定事实上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第二,相关的讨论以“上述断定为真”作为假设或前提,不论这种假设是否符合实际、常识或相关知识。

这里可能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这种假设符合或者至少没有理由认为违反实际、常识或相关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很自然,不会干扰正确思考。第二种情况,这种假设明显违反常识或相关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会变得不自然,就可能干扰正确思考。(安通提供)

[例18]

有个叫艾克思的瑞典人最近发明了永动机。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由于永动机违反科学原理,上述断定不可能为真。

B.所有的瑞典人都没有发明永动机。

C.有的瑞典人没有发明永动机。

D.有的瑞典人发明了永动机。

答案是D。■

上题题干的断定违反科学常识,因而不可能是真的。但如果假设题干为真,只能推出D项一定为真,不能推出其它项一定为真。例如,A项显然事实上是真的,但不能从题干推出。

[例19]

每一个实数表示且只表示一个时刻。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的?

Ⅰ存在两个实数表示同一时刻。

Ⅱ有的时刻没有实数加以表示。

Ⅲ存在一个实数表示不同的时刻。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Ⅰ、Ⅱ和Ⅲ。

答案是C。

解析:Ⅰ可能是真的。因为“存在两个实数表示同一时刻”并不构成对“每一个实数表示且只表示一个时刻”的否定。

Ⅱ可能是真的。同样因为“有的时刻没有实数加以表示”并不构成对“每一个实数表示且只表示一个时刻”的否定。

Ⅲ不可能是真的。因为如果“存在一个实数表示不同的时刻”是真的,则“每一个实数表示且只表示一个时刻”就不可能是真的。

可以设想有一群男孩和一群女孩,对于他们,如果事实上“每一个男孩都喜欢且只喜欢一个女孩”,则“存在两个男孩喜欢同一个女孩”可能是真的;“有的女孩没有男孩喜欢”也可能是真的;而“存在一个男孩喜欢不同的女孩”就不可能是真的。■

事实上实数和时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一个实数表示且只表示一个时刻,并且每一个时刻都有并且只有一个实数表示。但题干只断定:每一个实数表示且只表示一个时刻;并没有断定:每一个时刻都有并且只有一个实数表示。因此,如果题干为真,Ⅱ的断定“有的时刻没有实数加以表示”可能为真,尽管事实上它不可能为真。(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问题15:如何理解“能”和“最能”?

要注意提问中所使用的“能”和“最能”的区别。例如: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支持上述论证?”这一提问方式可用于单选题,也可以用于复选题。用于单选题时,在诸选项中,只有一个支持题干。解答这类试题可运用排除法。用于复选题时,可以有不只一个复选项支持题干,解答这类试题时,排除不支持题干的复选项,全部选择支持题干的复选项,不必在排除后的复选项间进行支持力度的比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这一提问方式只用于单选题。这一提问方式说明,在诸选项中,可以不只一个支持题干的论证。解答这类试题,在排除不能支持题干的选项后,如果能够支持题干的选项不只一个,那还需在它们之间进行支持力度的比较,选择支持力度最大的作为答案。

注意,“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以此种方式提问的试题,在诸选项中,可以不只一个支持题干的论证。这里所说的“可以不只一个”,并不排斥“只有一个”。很多以此种方式提问的试题,在诸选项中,事实上只有一个支持题干的论证。

[例20]

在美国,实行死刑的州,其犯罪率要比不实行死刑的州低。因此,死刑能够减少犯罪。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质疑上述推断?

A.犯罪的少年,较之守法的少年更多出自无父亲的家庭。因此,失去了父亲能够引发少年犯罪。

B.美国的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裁决,许多罪犯因此经常流窜犯罪。

C.在最近几年,美国民间呼吁废除死刑的力量在不断减弱,一些政治人物也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在竞选中承诺废除死刑了。

D.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监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酝酿进一步犯罪的温室。

正确答案B。

解析:如果B项真,则可以认为,许多罪犯,为了躲避死刑的风险,宁愿采取流窜作案的方式,选择不实行死刑的州作案。这样,虽然实行死刑的州犯罪率因此下降,但全美国的犯罪率并没有下降。所以不能由此得出死刑能够减少犯罪的结论。

其余各项均不能质疑题干的推断。■

该题的提问方式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这是一道单选题。

[例21]

去年,冈比亚从第三世界国际基金会得到了25亿美元的贷款, 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今年,冈比亚向第三世界国际基金会提出两倍于去年的贷款要求,它的领导人并因此期待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增加10%。但专家们认为, 即使上述贷款要求得到满足,冈比亚领导人的期待也很可能落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支持专家们的意见?

Ⅰ.去年该国5%的GNP增长率主要得益于农业大丰收,而这又主要是难得的风调雨顺所致。

Ⅱ.冈比亚的经济还未强大到足以吸收每年30亿美元的外来资金。

Ⅲ.冈比亚不具有足够的重工业基础以支持每年6%以上GNP增长率。

(A)仅Ⅰ和Ⅱ。

(B)仅Ⅰ和Ⅲ。

(C)仅Ⅱ和Ⅲ

(D)Ⅰ、Ⅱ和Ⅲ。

答案是D。

解析:Ⅰ说明冈比亚去年5%的GNP增长率主要得益于农业大丰收,而这又主要是难得的风调雨顺所致,既然去年的风调雨顺是难得的,那么今年就很难再遇上那样的自然条件,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不要说10%就是象去年的5%也是没有基础的,所以,Ⅰ是支持专家们的意见的。

Ⅱ说明冈比亚的经济还未强大到足以吸收每年30亿美元的外来资金,那么,即使冈比亚得到5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的20亿美元对发展该国的经济也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所以,Ⅱ是支持专家们的意见的。

Ⅲ说明冈比亚不具有足够的重工业以支持每年6%以上GNP的增长率,那么不管该国得到多少亿美元的贷款,它今年的GNP的增长率都不可能超过6%,想GNP增长10%只是该国领导人一厢情愿的事,所以,Ⅲ也是支持专家们的意见的。■

该题的提问方式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这是一道复选题。(安通学校提供)

[例22]

今年春节期间,B市没有一个市民因为燃放烟花炮竹而受到警方拘禁或传讯。这说明,B市关于严禁燃放烟花炮竹的法令得到了完全的实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A.大年初一凌晨,市民老张家的玻璃窗被邻居燃放的炮竹震碎。

B.警方得到可靠举报,春节前夕,B市的几个地下窝点生产了大量的烟花炮竹。

C.春节期间,警方收到十几个关于有人燃放烟花炮竹的电话举报。

D.春节期间,B市多处出现火警。

答案是A。

解析:B市关于严禁燃放烟花炮竹的法令得到了完全的实施,意味着B市没有一个人违禁燃放烟花。题干由B市没有一个市民因为燃放烟花炮竹而受到警方拘禁或传讯,就得出结论,B市关于严禁燃放烟花炮竹的法令得到了完全的实施。这个论证可被质疑的地方显然很多。

各选项的断定如果为真,都能对题干的论证提出质疑,但力度最大的是A,因为它断定的情况构成了对题干结论的直接否定。其余各项的力度都不如A。例如,D项断定的火警,不一定是燃放烟花所致;C项断定的电话举报,不一定属实;B项断定的地下窝点生产的烟花炮竹,不一定就销售出去;销售出去,也不一定燃放。

该题的提问方式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这自然只能是一道单选题。

问题16:如何科学地分配和把握答题时间?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本书作为考前辅导教材,采用的例题和模拟试题其难度一般在中等偏上。GCT逻辑试题的难度一般不大,但题量大。按照目前的模式,GCT考生要在45分钟内完成50道试题,每题平均只有0.9分钟,而国外同类考试每题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GCT的规定答题时间明显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地分配和把握答题时间就非常重要。

以下几点供参考。

第一,从实际情况出发,恰当分配用于逻辑应试的时间,即恰当确定逻辑部分在整个GCT考试中的用时比例。如果必要,可占用一些其它科目的时间,但要做到刻刻心中有数,不可过多占用,盲目占用。

第二,先答最前面的若干题。一般地说,难题不会排在最前面的若干题。

第三,优先答多道试题基于同一题干的试题。

第四,优先答题干简短的试题。

第五,优先答熟悉的试题。所谓熟悉,是指或者在练习中已解答过的,或者虽然没解答过,但对试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已明显了解的。

第六,把直觉和思考结合起来,以缩短答题时间。多做规范的模拟试题,有利于提高此种直觉。

第七,碰到难题,先放一放。(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问题17:什么是必要的解题辅助方法?

有两种解题辅助方法,一种称为欧拉图示法,另一种可称为表格法,可以明显有助于解题思路的清晰化。先通过例题说明。后面的相关章节有进一步的讨论。

下例用的是欧拉图示法。

[例23]

1-2基于以下题干:

所有安徽来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理了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安徽来京打工人员当上了门卫;有些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也当上了门卫;所有的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都未获得就业许可证。

1.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则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A.所有安徽来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B.没有一个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办理了暂住证。

C.有些安徽来京打工人员是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

D.有些门卫没有就业许可证。

答案是C。

2.以下哪个人的身份,不可能符合上述题干所作的断定?

A.一个获得了就业许可证的人,但并非是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

B.一个获得了就业许可证的人,但没有办理暂住证。

C.一个办理了暂住证的人,但并非是安徽来京打工人员。

D.一个办理了暂住证的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

答案是D。

下例用的是表格法。

[例24]

刘健、马明、张益三个男生各有一个妹妹,这天,六个人一起打乒乓球,进行的是男女混合双打,并且规定,兄妹两人不搭伴。

第一盘对局情况是:刘健和小萍对张益和小英。

第二盘对局情况是:张益和小红对刘健和马明的妹妹。

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刘健和小红、马明和小英、张益和小萍各是兄妹。

(B)刘健和小英、马明和小萍、张益和小红各是兄妹。

(C)刘健和小萍、马明和小英、张益和小红各是兄妹。

(D)刘健和小红、马明和小萍、张益和小英各是兄妹。

答案是A。

解析:①第一盘对局:由刘键和小萍是搭伴,可知刘键的妹妹不是小萍;由张益和小英是搭伴,可知张益的妹妹不是小英。

②第二盘对局:由张益和小红是搭伴,可知张益的妹妹不是小红;由刘键和马明的妹妹是搭伴,可知马明的妹妹不是小红。

③由张益的妹妹不是小英和小红,可知张益的妹妹是小萍;由小红不是张益和马明的妹妹,可知小红是刘健的妹妹。

④由小红是刘健的妹妹,可知小英不是刘健的妹妹。由小萍是张益的妹妹,可知小萍不是马明的妹妹。

⑤由小英不是张益和刘健的妹妹,可知小英是马明的妹妹。(或者:由小红和小萍马明的妹妹,可知小英是马明的妹妹。)

可借助以下表格解题,其中,√和×分别表示是或不是兄妹关系。数字表示推断的步骤:

小 英

小 红

小 萍

刘 健

× ④

√ ③

×①

马 明

√ ⑤

× ②

× ④

张 益

× ①

× ②

√ ③

第④步可以省略。即由第③步的结论,刘健和小红是兄妹,张益和小萍是兄妹,直接得出第⑤的结论:马明和小英是兄妹。但借助图表思考,保留第④步是适当的



相关文章


06年GCT考试英语辅导教材--语法(1)
项目管理师考试题库(2004年)5
06年GCT考试英语辅导教材--语法(2)
项目管理师考试题库(2004年)6
06年GCT考试逻辑辅导教材--第一章(3)
06年GCT考试英语辅导教材--词汇(6)
项目管理师考试题库(2004年)2
项目管理师考试题库(2004年)7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