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护哈尔滨老建筑?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2 21:42:0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小红楼”再现当年“荟芳里”

  提起“荟芳里”,一些年岁大的人都知道,那是解放前哈尔滨最热闹的地方,它记载了一段血泪与奢华的历史。伴随着城市的变迁,当年“荟芳里”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然而在这次拆迁过程中,一幢浓缩了当年“荟芳里”建筑风格的老建筑———孝纯街78号的四合院呈现在人们面前。

  来到孝纯街78号,穿过一个三米宽、四米多高,七八米长的破旧红砖门洞,记者走进了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大院。这是个二层楼的四合院,院里是一个近百平米的大天井,中间簇拥着高低不平,破败不堪的煤棚子。木质的楼梯左右分开,顺着发黑的圈楼绕了一圈。红色的外围扶梯、青蓝色的木制栏杆、黑色的房柱、对开的木门、红色的大窗、黑色的雕花房檐,让人顿时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

  在一楼的一个木栅栏前,古稀老人李祥讲述了这里过去的情景:当年的这座小楼叫“小红楼”,那时的亭台楼阁格外漂亮。院内还有一口马神井,大家吃的都是地下水。忆起当年的四合院,老人的眼神中充满了陶醉和留恋。

  谈罢“小红楼”老人讲述了当年“荟芳里”(俗称“圈里”或“圈楼”)的景象:“东顺街、西顺街、孝纯街、仁里街,西至北十六道街,南到南新街,方圆数里都是‘圈儿里’(当年的妓院)的场地。东南西北各设一门,二层楼的四合院将一个大亭子围在了中央。说大鼓的、吹糖鱼儿的、拉洋片的民间艺人聚到一块儿吹拉弹唱,热闹非凡。当年‘圈儿里’的周围也很繁华,出西门便是华乐剧院和安乐剧院。小买卖、杂货铺、小作坊一家挨着一家,经常看到伙计们拎着椭圆形的食盒到‘圈儿里’送饭。”老人接着说道,其实,这个大院就是当年的“荟芳里”建筑的缩影,也是唯一的一个二层楼四合院,如果被拆掉后,恐怕再也找不到当年“荟芳里”的影子了。

  踩着咿呀作响的木制楼梯来到二楼。推开一间未上锁的房门,看到在过道里有三户人家,在其中一户人家,一对夫妇正在整理物品。

  据女主人介绍,这个大院最特别的就是厕所,女厕设在二楼,这在道外老房子中是绝无仅有的,而这个有百年历史的大院居然能将女厕所建在二楼也足以说明这里的特殊。

  “胡家大院”唯一一座四合套院

  在道外区靖宇街39号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作是“胡家大院”的老屋。这是哈市尚存的唯一一座四合套院。

  站在高大的院门前,记者看到的是一个套院,前后两院格局一目了然。正对着大门的二楼上,古色古香的大窗户在原本古式的建筑上格外惹眼。两侧的楼梯蜿蜒曲折旋转着延伸到了二楼,木制的楼梯扶手,雕花的楼梯栏杆,石制的台阶,让人联想到当年胡家盛极一时的生活场景。在这个大院二楼,今年64岁的何蓝石老人家中,记者看到房子的举架有4米多高,屋内的床铺上还有一个自建的吊铺。据何蓝石老人讲,1956年,年仅1岁的他搬到了这个大院,这一住就是5个年头。满洲国时的财阀胡润泽经营房地产,北十六道街多处都有他的房产这座大院就是胡润泽的宅邸,二楼的正房是胡润泽大太太住的地方,周围的厢房里住的是姨太太。当年院里的路面都是用花岗岩铺设的,平整干净。前院的大门是黑色的,后院的木门上镶有铁铸的雕花。楼上楼下还有暖气,可惜在文革时被拆除了。

  据了解,近几年胡润泽的后人回来过,迁走的老住户也常回来看看大院。哈市规划局工作人员、哈工大建筑专业的师生多次来这里调研,但目前,这个建筑没有挂上任何标志来证明它的历史价值。这里的居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对这座百年老楼加以保护。

  采访中,一些居民表示:能迁入新居是他们多年的梦,政府拆除大量危房棚户也是为民造福,可这里的老房子中一些保存完整、根基坚固、有特色、带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也将被一同拆毁,实在可惜无论是从历史价值还是旅游价值来考虑都应保留下来。但经过20多天拆迁,有价值的老建筑已经被拆得所剩无几,老道外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抖落家底古物频现

  随着动迁的开始,“老道外们”开始收拾多年前的家底,1953年的房契、雕花的老挂钟、泛黄的民国时期的报纸、玉制的烟袋锅……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引起了文物收藏者极大的兴趣。

  在道外住了40年的刘先生讲,自从这里开始动迁他就没闲着,整天到居民家去搜宝,到现在为止,他手中的宝贝已包罗万象,玉器、字画不胜枚举。

  走访中,记者见到了70岁高龄的老人。据老人讲,收拾旧物时,本打算将家里一直多年无人问津的破花瓶丢掉,但又一想,很多人都把旧物拿去卖钱,自己也去试试看,没想到,一到那里,便有许多人围了上来。他感觉这只花瓶一定价格不菲,找到行家一鉴定,果然价值连成。

  记者在南新街64号看到,一座中式古典三合院已经被拆得面目全非,只有大门洞与正房还有原来摸样,后院两间厢房已变为残垣断壁。据介绍,17日,哈市文物保护站来人拉走了两扇大木门、门框和两个雕花石门墩。而正房还有不少有价值的东西要等拆时才能取下来,比如:立柱础石、壁炉、炉门等。邻居陈大娘今年83岁,在后院,她指正房朝南门庭立柱和横梁说:这上原来都有雕龙,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都被铲掉了,但现在门庭上方一块块顶板上的还都有手工绘画图案,只是都被油烟尘灰盖住了。

  据哈市文物管理站负责人介绍:单是带有南新街64号门牌的老门梁就具有文物价值,因为这一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中式古典建筑老宅将被彻底拆除,老门梁和门牌号已经成为绝版。现在文物管理部门已经就现有的其它未拆除的有价值建筑构件逐一登记,在将要拆除壁炉时,每块方砖都会编号,以便恢复原状。

  百年古刹浮出水面

  哈市有一座老道庙,这不仅对哈市大多数市民来讲前所未闻,对很多在老道外住了多年的人来讲也是个新闻。而在这次拆迁中,不仅这座老道庙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其神秘之处也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

  据哈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长刑晓莹介绍:根据哈尔滨市地方志记载,武圣庙是20世纪初中国道教传统建筑,虽然西面偏殿已经被毁,但其它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正殿立柱有的被砌于墙中,墙上壁画有白灰覆盖,室内吊棚上方横梁上有保留很好的彩绘图案,这些都具有文物保护价值。位于哈市道外区太古街89号的百年道教古刹武圣庙正殿(现为哈尔滨市道教协会)内惊现神秘地道。目前,哈市文物管理部门已经介入,考古勘察工作将依据相关程序逐步展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评春认为:目前在地道口探查,能看到地道为青砖拱型构造,可以初步认定,武圣庙正殿内的地道应与武圣庙建筑同期施工。其价值目前很难估量。

  老道外不仅有古屋、古刹还有古树。在武圣庙正殿后面的院内有三棵被居士称为“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柳树,平日里总是挂着许多红布条,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三棵柳树中被称为“刘备”的那一棵树围达到3.7米,要两个人才合抱得住。还有一棵“张非”,多年前不知被谁在树干中间打入一根角铁,使受伤处向外凸起,很像一张怒目的面孔,被人说成是“张非咬铁”。

  该保护的建筑是个迷局

  随着老道外拆迁工作的推进,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被挖掘出来,那么记载着哈市历史的老道外究竟还有多少应该保护的老建筑呢?

  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道外区建设局张局长。据他介绍,2004年,哈尔滨市规划局名城保护处及哈工大建筑设计院等部门已经对老城区的文物保护建筑进行了调查和鉴定,所有资料均已上交到了哈尔滨市规划局名城保护处。此次申报的文物保护建筑至今无一通过审批。

  据哈尔滨市规划局名城保护处负责人讲,目前,他们仍在对道外区老城区内的文物保护建筑进行统计,至于有多少老建筑需要保护,目前还没有最终统计数据。

  哈尔滨市博物馆杜馆长在谈及道外区棚户区内的文物保护建筑时说,评定一处建筑物是否属于文物保护范畴,应从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着眼。其标准涵盖了历史、艺术和科学三方面内容,文物建筑保护也有等级划分。在棚户区改造中,很多老房子被拆毁,其中可能也包括部分文物保护建筑,对这些建筑的去留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尤为慎重。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眼看着哈市的老建筑一座座的倒下,有价值的建筑越来越少,成为凤毛麟角,尚存的老建筑也即将遭受灭顶之灾,专家呼吁: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专家认为:追溯哈尔滨的历史,道外无疑就是这座城市发展的雏形。哈尔滨自开埠设治100多年来,老道外汇聚大量“中华巴洛克”和中国古典式建筑精华,其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折射出这座城市浓缩的历史侧影。历经沧桑,至今有价值的老房子能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然而城市改造中大片的拆迁工程又使仅存的一些保存完整的老建筑面临灭顶之灾。在老道外有很多优秀近现代建筑,它们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它们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是城市风貌特色的具体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在权衡眼前经济利益与老建筑对城市的长期价值时,城市规划部门应该重视对城市文化、历史的保护,而不应一味为追求经济利益。前些年由于保护意识不够,许多老建筑已经被夷为平地,其损失无法估量,在这次改造中又发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老建筑,如果我们对这些建筑再不加以保护,那么我们这座城市就会变为一个没有“历史”痕迹的城市。到时我们的后代只能从书本上去品读我们的城市。这对我们来讲无疑是一大遗憾。

  一个城市的文化,是通过一棵大树、一盏街灯、一幢房屋,长期的积累而缓慢形成,然后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来延续的。道外老建筑,就是记忆的载体,扒掉它们了,就无法再生,历经百年沉淀的文化就会荡然无存,哈尔滨人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不清。哈尔滨市民希望政府宁可牺牲些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多保护一些有价值、有特色的老建筑、老街区,不能留遗憾,不能让我们的后人来骂我们。1

相关文章


“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选出
11月6日,南京: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访问艺术家作品展
2005武汉大学“十月城市战略论坛”召开
ABBS发布西班牙建筑专业杂志《El Croquis》中文网络版
谁来保护哈尔滨老建筑?
新加坡国大师生设计建造 丽江建筑获联合国表扬奖
旧村改造纳入计划 济南“城中村”明年整完
中国“茶马古道惟一幸存古集市”获联合国保护奖
重庆南岸茶园新区拟建西部最大主题公园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