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论坛 北大比较文化研究学者谈建筑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2 21:32:5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转贴者按:在广州举办的“中外建筑与文化论坛”,一位北大的学者,给中国建筑开了如下“药方”,特此转过来。从中似乎可以窥见大众对建筑的理解。

辜正坤,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化研究学者。

街上90%以上是西式建筑
记者(以下简称“记”):就你的感受,觉得中国建筑的现状如何?

辜正坤(以下简称“辜”):我觉得是存在着严重问题的。既然称为中国的建筑,那就应该有中国的文化特点。但近二十年来建造的建筑,尽管是中国人在中国土地上造的,无论是审美、形式还是技术都是西式的。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的90%以上都是西式建筑。

用西式的技术来建造中国建筑我是赞成的,因为它比较有效率,比较牢固和节省材料。但我反对的是连形式和建筑风格都完全西化。中国式建筑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积淀。

记:现在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甚至在农村,富起来的农民在盖房时,都会选择西式的小洋楼。

辜:农民也会受到来自城市潮流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到处都盖西式建筑,成了规模,所以西式建筑的成本越发低。而中式建筑的材料也不好找,会盖中式建筑的建筑工队也少,所以成本越发高。包括中国大学的建筑系,学的全都是西式建筑。在这方面,媒体应该发挥作用,提倡中式建筑的审美造型。
  
中国建筑优美西方有力
记:你是研究中西比较文化的,在你看来,中式建筑和西式建筑存在哪些文化特征的差异?

辜:差别是很大的。中式建筑产生于农耕文化,除了秋收、播种之外,农民大量时间是在农闲。这就决定了中国人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把建筑精雕细琢。另外中国土地雨量充沛,适宜植物生长,因此木材为主的建筑方式容易形成。木头是容易雕刻的,因此中国建筑是非常优美的。

西方比如地中海地区,气候干燥,树木少,建材只能以石头为主。建造起来比较费时、费力。另外西方早期的游牧生活,造成西方人对自然的征服和冒险精神。因此西式建筑显示的主要就是“力”,建筑的高大、笔直,处处迎合西方人与自然搏斗的、紧张竞争的生活。

记:你提出中西建筑应该“拼合”在一起?

辜:“拼合”是相对于“融合”而言的。比方说,把黄色和蓝色融合可得到绿色,但原来的黄和蓝不存在了。而如果我们让三种颜色拼合在一个盘子里,那我们就保留了三种颜色。在文化上,“融合”往往意味着用一种取代另一种。采用融合方式现代建筑的主体就是西方的了,因为它融合掉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惟有用“拼合”法承认中国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时,才可能使中国建筑特色的东西保留下来。
  
建筑好坏百姓最有发言权
记:你认为建筑的审美应该交给老百姓来判断?

辜:对呀。就像烹调美食不是给厨师吃的一样,建筑好不好,老百姓才最有发言权。

记:但建筑界人士可能会认为,我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没有这个审美能力。

辜:当一个人把几种建筑拿来比较、做选择的时候,常识会告诉他什么东西是一眼看过去就比较好看的。而专家的建筑师却会说这个建筑在设计上怎么怎么不符合理念。但是专业人士忘了很重要的一点,建筑艺术它主要是视觉性的东西,它不需要你把太多的理性的、抽象的、哲学性的概念灌注进去。审美无非是感官的感受,任何人都天生具有。1

相关文章


破土八年 今天“世界第一高楼”在上海全面开工
CCTV新楼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完成(图)
未来城——法国建筑师期待在上海一展身手
唐山市广播电视中心设计方案全球招标
建筑与文化论坛 北大比较文化研究学者谈建筑
洋设计大行其道占优势 广州本土设计举步维艰
艾未未:中国建筑学的落后不可想象
一场关于中国设计机构前途与发展的对话
上海:苏州河畔弯出景观走廊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