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嗜酸粒细胞增多症_儿科疾病库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1 22:39:3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高于正常(>.5%或直接计数>.0.5×109/l)。病因有多种。
(1)寄生虫病:最常见,各种寄生虫蚴虫移行侵入脏器或成虫破坏肠粘膜时可引起本病。热带嗜酸细胞增多症和lofflier综合征与蠕蚴感染移行密切相关。
(2)变态反应性疾病: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血清病、药物过敏等。
(3)某些药物:青霉素、先锋霉素.苯妥英钠、磺胺、氯丙嗪等。
(4)感染:某些细菌、病毒、螺旋体感染及虫咬产生过敏反应。
(5)伴随于其他疾病:某些结缔组织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肾疾患、某些肿瘤等。
【诊断】
(一)凡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0.5×109/l即可诊断。临床分度尚缺乏统一标准。
1.轻度 嗜酸粒细胞>.正常,<.15%,直接计数<.1.5×109/l。
2.中度 嗜酸粒细胞增多至15%~49%,直接计数在1.5×109/l~5.0 ×109/l.
3.重度 嗜酸粒细胞增多至50%~90%,直接计数>.5×109/l。
(二)不同类型的诊断
1.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1)起病缓、病程长,有反复发热、乏力、厌食、体重减轻,可伴荨麻疹。
(2)反复发作咳嗽、气喘,肺部多无体征,有时可闻及哮鸣音及音。肺部x线检查可见纹理增多,可有斑点影或肺门淋巴结肿大。
(3)可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4)白细胞增高,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常>.20%,直接计数常为中、重度增高。骨髓检查嗜酸粒细胞增多,以中、晚幼阶段为主,余无异常改变。
(5)痰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大便中可发现寄生虫卵。
(6>.冷凝集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7)卡巴肿或海群生治疗效果良好。
2.过敏性肺炎 是蠕蚴移行至肺或其他抗原引起的肺部过敏反应。可有低热、轻微咳嗽、乏力或无症状.痰中嗜酸粒细胞增多.肺部x线检查有密度低的游走性片状阴影,不需特殊治疗常于数日至半个月自行消失.血中嗜酸粒细胞多为中度增加,多于数周内恢复正常.泼尼松及驱虫治疗有良效。
3.流行性暴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又称传染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可能与急性大量蛔虫感染或病毒、霉菌等引起过敏反应有关。特点为起病急、呈流行性、病程短;发热及胸痛显著,呈痉挛性咳喘,夜间加重;海群生及泼尼松治疗对蛔蚴引起者有效。
4. 嗜酸粒细胞淋巴肉芽肿 病因不明,可能与过敏性反应有关,以男性多见。临床上肉芽肿块好发于淋巴结或(和)颌面、颈部、上臂软组织,柔韧如软橡胶,尾部皮肤干粗可有色素沉着及瘙痒,肿块增长缓慢,可伴发热及乏力等;白细胞增高,嗜酸粒细胞增高,骨髓显示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加;肉芽肿块病理检查见高度淋巴组织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出现增生型淋巴滤泡;对放射线及激素治疗敏感,仅用激素治疗者易复发。
5.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哮喘症 系由蛔虫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可达数年。特点为喘息,夜间加重,阵发呛咳,双肺哮鸣音;可伴荨麻疹;血嗜酸粒细胞增高,鼻咽分泌物中有大量嗜酸粒细胞;驱蛔及抗过敏药物治疗有显著效果。
【治疗】
(一)病因治疗 驱虫,治疗感染性及过敏性疾病等。
(二)一般原因不明又缺乏临床表现的轻症病例,无需特殊治疗,可予随访。当有持续重度增高时,可选用下述药物治疗。
1.卡巴胂8mg/( kg?d ),分2~3次口服,10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于10天后再服一疗程。适用于治疗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有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2.海群生4~6mg/( kg ?d),分2~3次口服,连服7~14天,或12~15mg/( kg?d),分3次口服,连服4~5天。适用于治疗蝴虫移行症、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流行性暴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及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
3.泼尼松可用于重症过敏性肺炎、流行性暴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1~1.5mg/( kg?d ),口服,约用2周,病情好转后渐减量,维持4~6周。反复发作者可延长疗程。
(三)对症治疗。

相关文章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_儿科疾病库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_儿科疾病库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_儿科疾病库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_儿科疾病库
小儿嗜酸粒细胞增多症_儿科疾病库
小儿sydenham舞蹈病(小舞蹈病、风湿性舞蹈病)_儿科疾病库
小儿sydenham舞蹈病_儿科疾病库
小儿脑性瘫痪综合征_儿科疾病库
小儿癫痫_儿科疾病库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