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西夏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3:19:5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教学目的:
1. 基础知识 澶渊之盟;辽宋关系的发展;西夏建立。
2. 思想认识
① 辽宋关系、夏宋关系,是我国内部各民族的关系。它们之间虽有争战,但和平关系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双方开展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② 这一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又一发展时期。
3. 能力培养 正确分析民族战争性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澶渊之盟及辽宋关系;夏宋关系。
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民族关系理论解释历史现象。
板书设计:
一、 辽宋的和战
1. 澶渊之盟
① 北宋夺幽云十六州受挫。
② 澶渊之盟
2. 澶渊之盟后的辽宋关系
① 长久的和平关系
② 经济文化交流
二、 西夏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1. 元昊建立西夏
① 党项势力的强大
② 元昊称帝建西夏
③ 西夏完善统治制度
2. 夏宋关系
① 夏宋战争
② 夏宋议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忆:幽云十六州是怎样被契丹割去的?
北宋建立后,试图夺取幽云十六州。
一、 辽和北宋的和战
1. 北宋夺幽云十六州受挫。两次都以失败告终,只好采取防御政策。(第二次西路军副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杨家将》)
2. 澶渊之盟 时间:1004年
双方:北宋 真宗 宰相寇准――辽
结果:真宗亲征,打退辽兵;1005年,辽宋议和,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评:澶渊之盟是辽宋关系史上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后双方达成的和议,是北宋统治者牺牲人民的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二、 澶渊之盟后的辽宋关系
1. 长久的和平关系。这是北宋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来的,但它使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
2. 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① 贸易往来 设榷场 雄州、霸州
丝织品、稻米、茶叶―――羊、马、骆驼
② 技术和文化的交流
北宋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到辽,辽的制瓷生产得到发展。雕印许多佛经,促进辽文化的发展。
3. 正确看待辽宋关系
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和是长久的,是历史的主流。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了民族间的融合。
二、西夏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1. 兴起和强大 阅读P146第一自然段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2. 元昊建西夏及其政绩(少数民族政治家)
① 建立夏,1038年,都兴庆(银川)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② 仿宋制建官制和兵制。
③ 任用一些汉族人担任重要官职。
④ 当时西夏还创制了文字。
⑤ 积极学习中原文化,设立太学,把很多汉文书籍译成西夏文字,用汉文、西夏文印刷了大量佛经、医书、历书。
三、 夏宋关系
1. 长期战争,双方损失都很大。
2. 1044年,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北宋送给夏岁币,边境设“互市”进行贸易。 北宋 丝织品、粮食、瓷器―――西夏 马、牛、骆驼、毡毯。
注意:“和”是主流,而战则是支流。交往促进了边境的开发。
作业:补:为什么说元昊是少数民族政治家?
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课后记:

相关文章


历史教案:明末农民战争
历史教案:南宋建立和岳飞抗金
ABCDE模式心理自助案例──克服考试焦虑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会悦纳学生
历史教案:西夏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历史教案:三国经济的发展和西晋的短期统一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合理情绪疗法
为农村青年教师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
历史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侵略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