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推荐]安塞腰鼓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3:01:5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教学目标:
1、理解“安塞腰鼓”是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颂,是对民族魂魄的礼赞,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动,鼓励蓬勃向上;
2、理解文章主旨;
3、掌握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服及其作用;
4、在反复朗读的基础展开联想和想象。
重点和难点:
1、体会文章宏的气势,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动;
2、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高中时就以散文出名的刘成章,中年时期转写散文,其《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民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的大型国家庆典,均有“安塞腰鼓”出场,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塞腰鼓”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不仅仅是陕北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地域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象征。换句话说,“安塞腰鼓”是用宏大的场面、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激昂的鼓点来表现诗的内容。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去感受那忘情奔放、狂野渲泻的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悟:
1、悉心听读,体会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气势和力量。
说说听了文章以后的感受。
2、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体会文章的主旨)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
(1)、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2)、 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3)、 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4)、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的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碌,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
(5)、摆脱贫困、落后的强烈愿望。
3、西北现在好象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文章为什么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拥有世界的辉煌文明。今天,他们并没有因贫困、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
(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企盼搏击,重生这日并不遥远。引导学生围绕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探讨。)
三、细致研读:
1、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的修辞,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
它的一般作用是增强语势,加深感情。
本文的排比,有句子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这些形式多样的排比,对西北汉子忘情捶击有着奇特的效应。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例,说说其表达作用。
2、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的词语或句子。
其一般作用与排比一致。
反复的分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试从文章中找出几例,说说其表达作用。
3、排比和反复综合使用。
4、讨论本文语言特点。(修辞的综合运用;简洁有力、脆生响亮的短句,一言两语自成一段,语句铿锵、语势自然激越、昂奋。)
5、试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赏析,说说自己人喜欢的理由。(提示:围绕文章主旨。)
四、总结:《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热情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于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教案]社戏
《普通心理学》:错觉
[初中语文教案][推荐]安塞腰鼓
[初中语文教案]珍珠鸟
《普通心理学》:知觉的种类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