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教育硕士教育学第四章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教育硕士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5:24 03:30:1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
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封建社会提出要培养"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士;古希腊雅典代表贵族民主政治的人鼓励青年借助于"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成长为为个人奋斗的和"有教养的人";古希腊雅典代表贵族专制政治的人(如柏拉图)则主张最高层的教育应培养有理性的哲学家;古希腊的斯巴达为维护奴隶主武力征服基础上全民皆兵的统治要求,把教育目的定为培养坚毅、勇敢的武士;古罗马帝国要培养的是雄辩家;欧洲中世纪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清一色地培养僧侣,直至11世纪后世俗领主才发展起他们的骑士教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为冲破宗教神学和封建势力对人的束缚和控制,要求儿童"自行其事","愉快和自由地成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渐发展起来以后,出于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兴起对科学知识的需要,培根提倡培养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夸美纽斯主张造就"泛智"的人;英国资产阶级与世俗贵族的妥协反映在教育上,便是绅士教育的目的。中国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但中体西用,便提出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新教育"目的;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于1912年7月10日至8月10日的临时教育会议上,提出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世界观其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教育为根本"的教育目的;1924年,孙中山规定"全力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的方针,遵照这一方针,所要求达到的目的便是儿童个性的发展;1929年,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将教育目的改变为强调"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都说明,教育目的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