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考研学生面临思考如何让读研价值最大化考研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1:11 00:03:3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今天开考,共有124.6万考生在全国各地应试,报考人数比去年略有增加,但并没有如意料般出现“井喷”。
在笔者看来,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考研没有“井喷”,一定程度表明,目前研究生报考,日趋理性。更多的考生,已经不再盲目跟风,听信某些专家关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可以选择考研”等建议,就把考研作为当前就业的避风港,而是对考研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理性分析——能不能挤进避风港还很难说,读研几年之后的就业形势也十分不明朗。
理性选择考研,才可能理性对待读研。这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重要的因素。有关调查显示,过去几年间,选择考研,有学术研究兴趣的只有不到20%,超过70%的考生寄希望于拥有更高学历,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这种读研追求,直接影响研究生求学阶段的积极性,促使研究生学历加速贬值,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只有研究生的身份,而无研究生的能力。
对于选择考研的学生,笔者有如下建议。首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读研的目的。麦可思完成的上海应届大学毕业生读研的动机分析指出,就业问题仍然是读研的首要动机,66%读研的人是为了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大学毕业时,每个毕业生都应该理性分析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情况,对考研学生来说,更应如此,这可以确定自己读研的奋斗目标,而不至于在读研期间漫无目的。那种认为更高的学历可以更好就业、把研究生作为就业避风港的想法,必然在现实中碰壁。笔者曾在一所学校给研究生做讲座,讲座结束,有30多个学生提问,其中不少是关于“是不是在一年级就到企业去实习,有助于今后就业?”“做学术研究,有前途吗?”等等问题,反映出他们普遍存在迷茫情绪,这种状态,令人堪忧。
其次,主动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不做被动的求学者。众所周知,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每个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无法精心指导,学校有关研究生的管理规定,不科学不合理,但如果一味抱怨制度,而不从自身出发努力去改变,研究生就有可能成为这种制度的“受害者”,在“放羊”中除了一纸文凭一无所获。近年来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各类调查显示,在学生抱怨导师不负责的同时,超过半数的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下滑。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呼吁学校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让研究生不被折腾,另一方面,研究生也寻找自身的原因,是否努力付出,是否积极主动。
再次,正确认识精英教育,把自己培养为真正的社会精英。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的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中,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无疑还属于精英教育层次,但长期以来,我们对精英教育存在误解,把精英当作是有不同身份、不同地位和社会特权的人才,导致他们普遍脱离社会、高高在上。真正的精英教育,应培养学生杰出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平民教育。作为研究生,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应努力在求学阶段,培养自己杰出的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有平民情怀。这样的求学,才最有价值、也才能让自己的投入回报最大化。
但很显然,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习,偏离了以上轨道。从培养模式看,是本科延长版,从培养内容看,为追求“就业率”,突出技能教育,其必然结果是,从个人定位看,研究生心高气傲,从用人成本看,研究生高于本科生(至少起薪高一点),从实用技能看,研究生低于高职生。因此,研究生必须明白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何处,而不能在迷茫地度过三年硕士教育之后,发现自己与本科生、高职生竞争,却处于劣势。
百考试题编辑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