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公开选拔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5:08 10:08:4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含义是()。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A.它的存在性
B.它的运动性
C.它的物质性
D.它的多样性
3.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
A.都包含有客观内容
B.都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和一定层次的近似的正确的反映
C.都是可知的和无限性
D.按其本性都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
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G.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均衡
5.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和感觉相类似的反映特性的观点是()。
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主观精神正常的人
B.所有区别于动物的人
C.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D.对象化活动之外的人
7.地方性行政法规,应由()制发。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国家主席
D.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
8.有关通告的写作要求,错误的说法是()。
A.要求写明制发通告的根据。目的与通告事项
B.通告必须符合国家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的要求
C,通告的内容必须广泛周知
D.文字表述简明易懂,便于阅读和理解
9.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A.请示
B.报告
C.请示报告
D.函
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培育市场体系
C.加强宏观调控体系
D.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1.()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本纲领。
A.社会福利
B.社会优抚
C.社会救助
D.社会保险
12.著作财产权包括()。
A.发表权
B.演绎权
C.修改权
D.署名权
13.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表示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4.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5.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A.国家职能
B.政府职能
C.立法职能
D.司法职能
16.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形式,是我国现行编制管理工作所采取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适用于()。
A.包括公安、安全、司法等政府机构在内的政法工作部门
B.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垂直领导的工作部门
C.地方党、政、群机关的大部分工作部门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的大部分工作部门
17.当前应注重()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三项工作。
A.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B.反腐败
C.搞经济建设
D.抓精神文明建设
18.()标志着行政职能的横向广度。
A.职能体系
B.职务范围
C.职责深度
D.职权方式
19.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
B.欧几里德
C.牛顿
D.枷利略
20.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件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体现在()。
A.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B.实践的中介是客观的
C.实践的客体是客观的
D.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
2.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的说法是()。
A.绝对运动是具体物质形态产生的根源,相对静止则是物质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二者的统一,说明了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丰富多彩

B.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也只有承认和肯定物质的绝对运动,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改造事物
C.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D.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符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3.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错误在于把人类历史看成是()。
A.人们的思想任意创造的过程
B.没有客观规律性
C.纯粹偶然的
D.人们随心所欲的选择

4.下列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有()。
A.社会意识归根到底要从社会存在得到说明
B.社会存在的变化迟早要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C.社会意识纯粹是人脑的创造物和想象物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源生的
D.意志高于一切
6.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
A.不懂社会实践的伟大作用
B.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C.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D.不能坚持物质第一性
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它()。
A.坚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C.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8.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产物
B.学习外国经验的结果
C.历史经验的总结
D.时代特征的反映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大背景是()。
A.整个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B.冷战的格局仍未打破
C.谋求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以经济和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从而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冷战对抗发展为共处竞争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经济建设中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1.“三个有利于”标准()。
A.是一个融政治标准、经济标准为一体的综合标准
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C.是一个衡量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效果的根本标准
D.是与敢于试验、大胆创新相抵触的
12.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是()。
A. 工业
B. 农业
C.能源和交通
D.教育和科学
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提高法定准备金
B.提高贴现率
C.在市场上公开购买政府债券
D.在市场上公开抛售政府债券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A.以公有制为主体

B.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共产党的领导
D.宏观调控
1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必须()。
A.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B.理直气壮地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反对“左”的僵化思想
D.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内容
1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7.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具有执行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主要有()。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
C.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D.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18.下列哪些行为不是犯罪?()
A.某甲因疏忽驾车将人撞死
B.某乙驾车时,刹车突然失灵,致行人被撞死
C.某丙趁夜黑盗得他人50元钱
D.某丁狩猎时,击中了突然从树林中跑出的一个人
19.下列哪些人应对其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时的杀人行为
C.已满16周岁的人在醉酒时的伤害行为
D.不满16周岁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的持有毒品很大量的行为
20.太阳中心区域产生的能量向外辐射的两种方式是()。
A.紫外线辐射
B.电磁辐射
C.微粒辐射
D.光辐射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X”。每题1分,共20分)
l.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提前完成。
2.“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一个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包括国力和人民生活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3.国内外政治环境以及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也是影响和决定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4.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划分为:社会救助、失业津贴和救济、免费教育、社会福利和个人生活的社会照顾等。
5.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6.犯罪方面的故意,不是任何犯罪所必备的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
7.行政行为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和征得同意,方可实施。
8.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实行首长负责制。
9.“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10.科学实践是从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
11.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长河”中的一部分。
12.自然规律必须通过人的理性思维来把握,因此人的理性能为自然界立法。
13.地理环境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受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14.认为神主宰世界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补资本主义的课。
1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17.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18.19世纪末,首先沦为帝国主义“势力范围”的地区是我国的东北。
19.根据巴黎公约规定,专利保护实行地域原则和国际联合保护原则。
20.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4.简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五、论述题(16分)
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神?
六、作文题(40分)
试以“三个代表是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论文。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6.C 7.D 8.C 9.D 10.A 11.D 12.B 13.D 14.C
15.B 16.B 17.A 18.B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C 6.ABC 7.ABCD 8.CD 9.ACD
10.ABD 11.ABC 12.BCD 13.AB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BCD 19.AC 20.BC
三、判断题
1.√2. √3. √ 4.X 5.X 6.X 7.X 8.X 9.X 10. √ 11. √ 12.X
13. √ 14. √ 15.X 16. √17. √ 18.X 19.X 20. √
四、简答题

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1)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关系,企业的投资、生产和营销活动都直接和市场相联系。(2)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3沛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4)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市场的法则进行。(5)政府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内容是:(1)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2)将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3)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确立了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思想。(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主要内容,农村根据地是战略基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取得革命胜利的推一正确道路。(5)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3.首先,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根本性变革。其次,改革不仅限于经济体制,同时要相应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第三,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4.科学技术具有以下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2)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科学技术具有创造和革新生产工具的功能;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不断扩大和发现新的劳动对象,使原来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得到广泛的发掘和利用。(3)变革社会的功能。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在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推动社会的前进。科学的精神是进取的精神,是探索未知、改变现实的精神,它同陈旧的观念、落后的现象格得不入。(4)科学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面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消费方式、生活条件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改变着社会物质生活面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新闻、艺术等各项事业增添了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面貌。

五、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以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主要特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由于解放思想,不迷信以前的理论,严格地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人类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的成果,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实践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和作用,也在于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好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毛泽东思想也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正是由于敢于解放思想,打破了对城市暴动论的迷信,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按照中国国情确定自己的战略策略方针,才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扬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传统,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大胆地破除了在社会主义问题上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教条观念,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从当代国际形势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才正确解决了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境界,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反对一切教条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武器。
六、作文题(略)



相关文章


2005年公开选拔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二)
2005年公开选拔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
2005年公开选拔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九)
2005年公开选拔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十)
2005年公开选拔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学习十七大精神测试题及答案
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强化训练测试题含答案
西部大开发练习题
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知识竞赛题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