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30 12:21:2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

1.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2.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 人的社会关系

3.上海<新世界>商场的股票,某月某日每股价格为13.30元。该股票价格是
A.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息的资本化
C.按胜票面额可从公司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额
D.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4.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
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B.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
C.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D.政府实施反映资产阶级意志的政策

5.“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温和,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7.1995年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25.6%下降为14.4%;而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74.4%上升到85.6%。同时,在进口方面,进口原材料的增幅较大,而进口机电设备的增幅减小。上述材料综合表明,我国
A.机电产品出口条件得到改善 B.进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
C.原材料的对外依赖程度提高 D.初级产品的国外市场缩小

8.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 D.增强人民凝聚力

9. 战后60一70年代,国际力量分化改组,西方国家中主张并推行“新东方政策”的是
A.美国尼克松政府 B.法国戴高乐政府
C.西德勃兰特政府 D.日本田中角荣政府

10. 南北双方高级领导人的对话始于
A.1973年欧共体同阿拉伯国家的对话
B.1975年19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发达国家举行的国际经济合作会议
C. 1977年“南北委员会”的成立
D.1979年确定全球谈判原则的第34届联合国大会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持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在下列命题中,居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E.主从关系

13. 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有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同
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D. 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E.流通的目的不同

14.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C.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D.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
E.社会形态更替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B.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物质
C.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
D. 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E.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内涵

16.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不要四面出击,树敌过多,造成全国紧张
B.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E.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17.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
A.保持高速度增长 B.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C.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D.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
E.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

18.雅尔塔体制解体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上升,主要表现为
A.为争夺世界和地区主导权的斗争日益发展
B.相互问的经济贸易摩擦频繁而激烈
C.文化传统的差异扩大
D. 政治体制的冲突加剧
E.民族排外情绪高涨

19.二战后初期日本的民主改革
A.是按照美国的意图进行的
B.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
C.推动了日本向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转变
D.加强了美国对日本的控制
E.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发展

20.1999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北京会谈的主要成果有
A.决定建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B.同意建立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定期会晤机制
C.同意成立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
D.签署中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4分,共8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1.简述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确定的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22.简评美国的“赫尔姆斯——伯顿法”。

四、辨析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3.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24.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25.《资政新篇》是反映农民平均主义理想的反封建纲领。

2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五、论述题(共2题,22分)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7.一些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凡物必有合,……有合各有阴阳”。“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简析上述论点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方面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12分)

28.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有人对此作了如下评论:“共产党的让步多,蒋介石的苦恼大,民盟的前途好。”请结合这次会议上三种政治力量的斗争及其后的局势发展评析这一说法。(10分)



六、材料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9.下列是有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八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995年达到57650亿元。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已经提前五年实现了。“九五”期间按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左右把握宏观调控力度,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材料2.
据测算,每增加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六五”期间为3.2亿元,“七五”期间为2.2亿元,“八五”前四年与“七五”期间大体相同。据测算,1982一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按现价计算的GNP增长率之比为1.4:1,按照这个弹性系数,要实现“九五”期间平均增长8%,年均投资率将达到35%左右。

材料3
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只有前苏联的1/5,美国的1/8。从物耗指标看,我国物耗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经对国内12种主要原材料的国民生产总值消耗强度比较;我国原材料消耗强度比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地区普遍高5—10倍以上。从能耗指标看,我国每吨标准煤消耗所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为710美元,而美、日、法、德、英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值为2165,6388美元。

材料4
据测算,1964—1982年,我国科技进步对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20%,1980-1994年这一比率为3%,与发达国家目前的50—70%还有一定差距。
1994年我国汽车年产量仅为140万辆,而汽车制造厂却多达130多家,80%所厂家年产量不足1000辆,最大的东风汽车公司年产量也只有18万辆(1993年)。日本目前年产汽车总量达1300万辆,总产量的80%集中在5家大型汽车企业。
材料2—4摘自1996年3—5月《经济日报》的有关文章

材料5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30万吨乙烯装置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第一套大型化工装置,1976年投产至今运行近20年。随着国内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逐步暴露出技术相对落后,设备日趋老化,产品结构不合理,消耗较高,效益较低的问题。1992年,经国家批准,依托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对这套装置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和扩建,把30万吨乙烯装置改造成为45万吨,并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燕化在建设思想、建设模式、建设方法上,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摘自《燕化之路》中国科技出版社(1995年6月)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1—4,扼要说明我国“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的特点。(2分)

②根据材料1—4,指出我国实现“九五”经济增长目标面临哪些矛盾。(4分)

③根据材料3—5,指出实现“九五”目标的主要途径。(4分)

30.下列是有关美国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延长最惠国待遇并继续与中国交往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也不是战略上的,而是道义上的。向中国输出自由和民主和理想是对的。鼓励中国学生来美国和有才华的美国学生去中国是对的。孤立中国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希望影响中国的话。
我们需要发挥坚信民主思想的力量,这种信念的力量。如果我们单行一项力求同中国人民来往并促进对我们有利的商业关系的政策,我们可以帮助创造一种民主改革的气候。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进口世界的商品和劳务而阻外国思想入境的。民主思想使每一个大陆的国家得到改造,中国必然也会发生变化。
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来不仅仅是美国利益的体现。它是美国理想的延伸。美国政策这个道义的方面要求我们积极参与世界事务。
摘自美国总统布什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1991年5月27日)

材料2
我们应当运用我们的外交和经济手段,使走向民主化的国家获得实际的鼓励,使拒绝民主化的国家付出更高的代价。我们有权以各国在民主化和市场改革的实际进展为条件确定我们对不同国家的外援和减债政策。针对某些特殊的情况,例如中国的情况,我们应当以政治自由化和负责的国际行为作为提供优惠贸易条件的前提。
摘自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时的第三篇政策声明《美国安全的新契约》(1991年12月12日)

材科3
21世纪的经济正在中国形成。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全世界是最快的。中国是美国价值80亿美元的商品市场,给美国15万人的就业提供了机会。中国拥有核武库,它是亚洲乃至全球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就是我为何延长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以及在加强美中关系的同时,开始实行支持促使中国进行建设性变革的力量的新方针的原因所在。
把人权同最惠国待遇联系起来已把我们带到了尽头。由于政治动乱和困难的时候中国所取得的进展,提倡人权的人中几乎没有人主张完全取消最惠国待遇。不过,有些人仍然建议实行有针对性的而又全面的制裁,或者把人权同我们每年对最惠国的审议联系起来。
我认为,在推动中国的人权事业方面,这样的办法比起我们正在寻求的办法可行性更小,而破坏我们本身在那里的利益的可能性更大。
我在中国问题上所采取的行动是符合美中两国长期利益的。我相信,事实将证明,这些行动是推动人权事业的最好办法。
摘自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4年5月31日洛杉矶时报的文章:《孤立中国不可能改善人权状况》

材料4
在中南海红墙后面,地面干干净净,桃花花辫随风飘入平静的湖中,一派宁静的景象,但这里是作出强硬决策(特别是对美国)的指挥中心。
克林顿政策已同意让中国获得它最想得到的东西即是最惠国待遇,但美国政府有可能以中国仿制美国软件和类似产品为由通过提高对中国进口货的关税使中国蒙受2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国会还有可能采取有选择的制裁措施,而克林顿总统则可能在选举年难以否决这些措施。
但是中国的立场越来越明显:由于美国工商界在中国有巨大的利益,美国缺乏使任何认真所经济压力起作用的那种力量。
北京领导人现在扬言要对美国任何制裁措施,哪怕是有选择的制裁采取报复行动。尽管如此,克林顿政府还是在作好准备,以便就中国未能实施1995年一项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对来自中国的巨额玩具、服装和其他进口货征收惩罚性关税。目前正在华盛顿考虑的其他一些制裁措施的目的显然是为国会和克林顿政府提供政治“掩护”,便于它们继续让中国获得最惠国地位,而且大概不加任何条件,为了不让对华政策批评者获得退路,民主党人正在敦促克林顿总统以非最惠国待遇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以对付说他在对华问题上软弱无力的指责。
然而,所有这些行动都不会使中国领导人改变政策,也不会对中国正在猛增的贸易顺差造成什么影响。
摘自美国1996年5月6日《商业周刊》的文章:《美国扬言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北京采取强硬路线》

请回答:

①比较材料l和2,指出在对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两者的异同。(3分)

②材料3说明,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后在对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试指出这一变
化,以及影响这一变化的国际背景。(4分)

③材料4认为,1996年美国政府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显然是为国会和克林顿政府提供政治‘掩护’,便于它们继续让中国获得最惠国地位,而且大概不加任何条件。”对此应如何认识?(3分)

1997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卷参考答案(文科)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0分。

1. C 2: D 3. B 4. D 5. C
6. A 7. B 8. A 9. C 10. B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A B D E 12. AB C D 13. ACDE
14. AB D E 15. A B D 16. B C D
17. B D E 18. A B 19. AB CDE
20. A B C D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4分,共8分。

21.答案要点:
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1分)实现公民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2分)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1分)

22,答案要点:
“赫——伯法”是美国以制裁与古巴保持经贸关系的外国公司为目的的。(1分)美国这种把自己的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的作法,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美国沿用冷战思维推行强权政治的恶劣表现。
(2分)它遭到了国际社会包括美国盟友的强烈反对。(1分)

四、辨析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折,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23.答案要点:
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2分)
历史事件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的结论。(3分)

24.答案要点: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3分)

25.答案要点: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反封建的施政纲领,其中心内容是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改革达到兵强国富的目的。(2分)
但它基本上是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提出的改造中国的设想,并没有表达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也没有反映农民的平均主义理想。(3分)

26.答案要点: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主国家,实行广泛的、全面的民主。因此,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不受教育程度限制的。(1分)列宁的话是说,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2分)落后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统一起来。(2分)

五、论述题:共2题,22分;第27题12分,28题10分。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

27.答案要点
上述观点指出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相互联系、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这些辩证法思想是朴素的、零散的,并带有一定神秘色彩。(4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揭示客观事物自身固有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毛泽东系统地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科学地阐明了关于矛盾普遍性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的原理。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不可分割,二者的辩证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矛盾动物,推动事物发展。(6分)

28.答案要点:
政协会议上,共产党与民盟合作,同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进行了有效的斗争,取得了重要成果。(1分)
为实现和平民主,共产党作了一定的让步,采纳了民盟的一些主张。政协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间派在中国实行英美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要求,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和平民主的原则,实际上否定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这一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次会议的斗争及结果。(5分)
但是,“民盟前途好”这种说法也反映了对局势的盲目乐观。蒋介石不允许任何民主改革,很快撕毁了政协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之后又宣布民盟为“非法”。面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奋起反击,人民解放战争迅猛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日益壮大,中国最终走上了共产党领导的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4分)

六、材料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29.答案要点:
①“八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是: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大大增强;(1分)高速增长靠的是高消耗、粗放经营,存在着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状况。(1分)
②实现“九五”经济增长目标面临的矛盾有:我国资源短缺,再靠大量消耗资源难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1分)高投资率和我国资金短缺状况不相适应;(1分)低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不合理,难以满足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1分)这些矛盾决定了再靠粗放型经营,难以实现“九五”目标。(1分)
③实现“九五”目标的主要途径有: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分)依靠科技进步,挖掘潜力,节约并有效利用资源,走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2分)

30.答案要点:
①两者都主张用最惠国待遇问题影响中国的内政;(1分)但前者企图通过输入美国的意识形态来改变中国,(1分)后者则妄图以最惠国待遇为条件直接干涉我国内政。(1分)
②将最惠国待遇问题与所谓人权问题挂钩的政策改为相互脱钩。(1分)有关的国际背景是:由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实力有了较快的增长,外交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美国难以采取完全敌视和孤立中国的政策。(1分)在一些国际事务中,美国需要同中国合作或磋商。(1分)美国政府必须重新调整对中国的政策才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维护美国在亚太乃至全球的利益。(1分)
③在对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美国国内有不同的主张。(1分)1996年是美国大选年,克林顿政府在美国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做法,除了强调美国知识产权利益并能继续向中国提供最惠国待遇外,(1分)也的确有弱化反对意见、争取选票的目的。(1分)



相关文章


 199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199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理科)
 199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199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理科)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