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19)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19 12:25:2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3章 地理知识

3.1. 自然地理

3.1.4. 地壳和地壳变动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人们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地壳内部圈层的主要特征。
1)地壳。地壳是指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壳的厚度不均,其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6千米。
2)地幔。地幔位于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以上。地幔为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镁的硅酸盐类。地幔又有上地幔和下地幔之分。上地幔比较复杂,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而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圈),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发源地之一。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
3)地核。从古登堡面至地球的核心是地核。地核又可分成外核和内核两个部分。地下2 900千米~5 000千米深处为外核。外核的物质接近液体,横波不能通过。5 000千米以下的深部是内核,内核的物质为固态。据推测,地核的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

2.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地壳的化学组成。地壳中有90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的含量,约占地壳总重量的97.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约占四分之一强。
(2)地壳的结构。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叫硅铝层,下层叫硅镁层。硅铝层的成分主要是硅、铝,这层的化学成分及某些物理性质与花岗岩极为相似,所以又叫花岗岩层。硅镁层中的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这层的化学成分及某些物理性质与玄武岩相似,所以又叫玄武岩层。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则普遍存在。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3)矿物。地壳中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4)岩石。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做岩石。岩石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5)矿产和矿床。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在一定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称为矿床。矿床按成因可分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三大类。
(6)地壳物质的循环。地壳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到流水、风、冰川、海浪等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称为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地壳运动。
(1)地壳的变化和地质作用。地壳自形成以来,本身的物质与能量不断地发生循环和转化,使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地表形态,仅是地壳漫长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外力作用的比较见表9—13。
表9—13 内外力作用的比较

分类

能量来源

主要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内力作用

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一般说来,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它们总是同时从相反“方向”改变着地表形态。今天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力作用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把高处削低,把低处填平。使起伏不平的地表趋于平坦。

(2)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按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表9—14)。
表9—14 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的比较

分类

岩层运动方向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水平运动

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运动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或弯曲变形,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升降运动

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运动

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拗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2)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按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表9—14)。
表9—14 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的比较

分类

岩层运动方向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水平运动

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运动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或弯曲变形,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

升降运动

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运动

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拗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3)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它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1)褶皱。岩层受力发生弯曲变形,一个弯曲叫褶曲,一系列褶曲即波状弯曲变形,叫做褶皱。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即背斜与向斜(表9—15)。
表9—15 背斜与向斜比较表

褶曲类型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形(构造与地形一致)

地形(地形倒置)

背斜

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岸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成山岭

成谷地

向斜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成谷地

成山岭

2)断层。岩石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在自然界,断层的分布不是孤立的,在一个地区常出现多个断层,并以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比较常见的组合类型有地垒和地堑(表9—16)。
表9—16 地垒和地堑比较表

类型

含义

地表形态

举例

地垒

两条或两条以上性质相似的断层大致平行分布,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侧的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的岩块称为地垒。

常形成块状山地

我国的庐山、泰山等

地堑

两条或两条以上性质相似的断层大致平行分布,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的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称为地堑。

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

东非大裂谷、我国陕西的渭河平原和山西的汾河谷地



相关文章


安徽三院校合办首届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2007年在职读硕联考12月中旬公布考试成绩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20)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18)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19)
世界上最美丽的英文:Love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17)
2007大学英语六级简答题全真试题训练(四)
CET6淘金词汇第五十七课le on57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