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2 14:03:1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08年的统考教育学大纲的教育学原理部分和07年相比增加了一些知识点,从这些新增的知识点上,我们多少可以透析出本年度考察侧重点、命题趋势等变化信息,这些新增的知识点也因此会成为考查的热点。
这一讲里主要解析教育的功能:
知识点的解析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1、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包括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二是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指教育可以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教育可以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教育的这两种功能源于知识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知识的内在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造就完满的自由人格,使之成为自由之人、幸福之人;
知识的外在价值在于转化为一种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或一种生产力,成为谋生的手段。
因此,教育的享用功能是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必然延伸。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和教育的人口功能。
(3)教育的个体功能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关系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派生其他功能的源泉,在教育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个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指出:功能是客观的,既可能是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可能存在负向的阻碍作用。
按照默顿的思想,教育功能也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和隐性也是默顿分析功能的一个维度。默顿指出,显性功能(Manifest Function)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而隐性功能(atent Function)与显性功能相对,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可见,显性功能是有目的实现的功能,而隐性功能是主观愿望之外的意外结果。
按照默顿这一思想,教育功能也分为显性和隐性。
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
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功能的表现。
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一节主要阐述了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08年的考纲中把“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纳入了考试范围。这表明愈加重视考察考生对于教育学主要理论及其观点的掌握。那么迄今为止,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方面都有哪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谁,这些人在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方面都有哪些代表性的理论。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解析
(一)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素质、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但是,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观点。
1、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
(1)单因素论
单因素论,也称单一因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是某一种因素决定的。常见的有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生物预定论、预成论)、外铄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
(2)多因素论
多因素论是与单因素论相对的一种学说,主张人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以及在此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个人的已有发展水平和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2、内发论与外铄论
(1)内发论
该观点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内发论观点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
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英国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内发论认为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没有什么根本的实质性的区别,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成熟的结果,完全否定后天学习、经验在其中的作用。这就导致了以生理发展曲解心理发展,这是内发论的根本错误所在,是庸俗进化论观点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的一种表现。
(2)外铄论
该观点与内发论相反,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这种观点又称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等。
外铄论的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法国唯物主义教育家爱尔维修,狄德罗的“教育万能论”,也都属于环境决定论。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外铄论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否认心理发展的内因作用。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能动性,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与内发论与外铄论相似的观点还有成熟优势说和学习优势说。
成熟优势说认为,发展不同于学习,它主要依存于神经系统的成熟和智慧建构的水平。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格塞尔和皮亚杰。
学习优势说认为,发展主要不是靠内部条件制约的自发性来完成,而是靠外部社会性因素的介入,即靠教育和学习。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和维果茨基等人。
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由于内发论和外铄论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于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内发论和外铄论的混合体——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也称二因素辐合决定论、双因素论、遗传环境决定论。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既不单由遗传决定,也不单由环境决定,而是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人的发展不是遗传和环境之和,而是二者的乘积。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
另一种观点认为遗传从怀孕起就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生后环境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用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明确区划分。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
怎样认识上述几种观点呢?
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社会影响以及主体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交互作用的统一,人在身心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不是其中某一种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内发论(遗传决定论)还是外铄论(环境决定论),都是强调一种因素而否定其它因素的作用,是片面的。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素质的作用,忽视其他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相互作用。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否定了生理的遗传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了机械主义。
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是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混合体,虽然避免了这两种理论的片面性,但它把遗传和环境的作用等同起来,并没有认识到影响人的发展中的各种因素的辩证关系,是一种折衷主义的调和论。同时,二因素论同样也否定了人的主观性,抹煞了教育的主导作用,也是不能令人完全接受的。
08年的大纲在去年教育内容、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更加体现出教育的时代性特点,注重考查学生把一些教育思想家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时代和当前的教育现象、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课程这一部分的内容改动相对较大。如在“课程的编制”中强调“泰勒原理”。泰勒的“目标模式”可操作性很强,是课程理论界影响最大,实践界应用最广的一种模式。一、知识点解析
(一)泰勒原理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
泰勒所确立的“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课程基本原理或课程设计模式是课程理论界影响最大、实践界应用最广的原理或模式。
1、泰勒原理的基本涵义
泰勒认为,课程的编制包括四个阶段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来选择课程内容;
(3)根据目标来组织课程内容;
(4)依据既定目标评价教学结果。
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泰勒并没有试图直接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在他看来,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教育目标。但他对如何研究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和程序。如果要对教育目标作出明智的选择,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1)学科的逻辑,即学科自身知识、概念系统的顺序;(2)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即学生心理发展的先后顺序、不平衡性、个别差异等规律;(3)社会的要求,如社会经济、职业的需求等。它们分别对学校课程产生影响。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对这三种因素的强调程度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课程主张或不同的课程流派,如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2、泰勒原理的基本评价
(1)泰勒的目标模式注重目标、效率和行为控制,强调通过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一种有条理的、系统的课程设计过程。
(2)目标模式把评价融入课程设计过程,提供了可用于修改课程计划的反馈方式。
(3)目标模式结构紧凑,逻辑脉络简洁清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有据可依,课程设计容易实施,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4)目标模式把评价关注的焦点从学生身上转向整个课程方案,是一种突破。
4.目标模式存在的局限:目标模式强调课程目标的预先计划,使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确定性,强调了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可预期性方面,却忽视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点滴改进的必要性;也必然降低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对各种现象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自主性。另外,目标模式中,课程目标都是以显性行为来界定。因此,像理解力、鉴赏力、人的情感、态度、情趣、价值观等一些不能完满转化成可测量的和可清楚地被观察到的行为的目标就会丢失。而这些容易忽视的无法测量的被排除在课程目标之外的内容,往往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
目标模式反映了课程与教学设计这个领域的基本规律或规则,尽管也有不足之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的课程设计中,始终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的,对我国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有深远的借鉴指导作用。
(二)课程的范围与结构
1、课程的范围
课程的范围是指编制课程时课程内容领域、行为目标、适用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如课程内容涉及哪些学科领域?课程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行为目标是什么?课程适用的区域范围和学生类型范围。
2、课程的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由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
按教育目标分,有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等;按学科种类分,有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人文学科课程等;按学科功能分,有基础课程、专业程等;按学习要求分,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开设课程的主体,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等。
各课程类型和科目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在课程结构中具有相应的地位,与其它课程形成价值互补。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针对课程结构存在着课程类型过分单一、科目设置比重失衡的弊端,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导地位,经验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缺失;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完全没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空间。课程结构的调整要实现课程类型的多样化、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课程结构“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弊端,从加强学科综合、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努力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课程结构过分追求统一性、缺少弹性和灵活性的弊端,为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满足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特定需要而提出的,一方面课程结构要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课程以供选择,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能够为地方和学校提供空间以开发自身的课程,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1、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是世界各国教育大发展大改革的时期。
第一,教育内容现代化。
第二,教学内容理论化。
第三,教学内容逐级下放。
第四,调整文理科的比重。
第五,增加观察和实验的材料和内容。
2、第二个阶段是70年代,是教育改革调整的时期。
70年代的反复。
3、第三个阶段是80年代以后,进入到新的改革时期。
第一,加强基础学科;
第二,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课程要有灵活性和自由度;
第三,加强环境教育、公民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养成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二、复习点睛指导
这一部分会要求考生结合一些教育思想家的理论和思想对当前的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所以了解掌握教育思想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其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原因、特点、及结果,并能学会用这些自身总结的分析当前社会的世界和我国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能够根据教育活动的例子或文献,进行对其思想的提炼,特别是要对文献进行分析、概括时,要吃透并对其思想的理解要达到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才能正确领悟文意。
中外教育史中外教育史作为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在教育学考研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中,中外教育史的比重是三分之一。08年的考试依然如此。但对考察的具体知识点却做了部分调整。在调整的知识点中尤其是新增知识点将会成为08年命题的热点。
1.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杰出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他强调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建立作了舆论先导。他从事古代典籍的继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他的诲人不倦的为师风范,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他实施了许多好的教育方法,总结出许多精辟的教育原则,如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立志力行、推己及人、勇于改过等,都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且行之有效的。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2.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1)郡国学
郡国学是地方官学的最主要形式。汉朝郡国学始创于公元前141年的蜀郡,后汉武帝下令各郡国仿效,至此各地郡国学兴起,至东汉时至为繁荣。郡国学办学目的有二:一是培养本郡的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行的“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推行普遍的教化。
2)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办于公元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其性质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规模曾发展至千人以上。鸿都门学为宦官集团力促创办,学生由地方或三公举荐,学校以尺牍、辞赋、字画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毕业后多封高官,因此受官僚集团抨击。鸿都门学虽在政治上代表宦官集团利益,但在教育上有独特价值。一是打破了独尊儒学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需要的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二是作为一种专门学校,其创立了办学的新模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三是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3.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官学时兴时废,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校类型上出现了变革,使其成为教育上继汉开唐的新时代。
1)西晋的国子学
西晋在太学之外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国子学于公元276年由晋武帝下令设立,278年确立学官制度。国子学规定官五品以上的子弟才能入学。国子学的设立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其设立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后因晋战乱,国学名实俱亡。
2)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四馆:南朝宋元嘉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官学教育出现了暂时的繁荣。438年,宋文帝下令设立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等四馆,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和研究。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是为学制上的一大改革,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的实际变化。
总明观:470年,宋明帝因国学废止,下令设立总明观,又称东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每科学士10人。总明观至485年因国学兴建而废止。总明观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而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构。总明观以结构完备的领导机构统领四科,比四馆在管理上更为完善,使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为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4.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重点」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中央成立了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并形成了两种教育管理模式。模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领导。模式之二是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中央设有国子监统一管理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又将一些专科性的学校,如医学、天文学等划归到各个对口的部门中去,由各专职行政部门领导,突出了各个专科性学校的专业特点,有利于专业教育的实施。这两种教育管理模式在当时来说是很有效的。
2)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从入学到毕业,在入学标准,教学内容,考试制度,升级制度,放假制度等都有合理而严格的制度化规定,完善了学校制度,为其后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从学习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学习儒家经典,还是学习有关专科性的知识,其范围、程度远远超过了前代。各种类型的专科学校为学生开设了较为宽广的专业程,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总的来说,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仍是儒家经典,以传授儒经为职责的各级学校仍然是封建教育的主体,但是也开始扩展了学习经典的范围。
4)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唐朝政府明文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将教育的等级性以法令的形式加以制度化。教育的等级性和阶级性得到了强化。
5)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既有以儒经为教学内容的传统学校,也有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专科性学校。唐朝还在一些行政部门中附设了训练机构,或采取设置博士助教的做法,来培养有关的专业人才。以经学为主、专科性学校为辅的隋唐教育体系,学校类型之多、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远胜于前代。
6)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就教育的普及程度而言,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学校的覆盖面较广,这是以前任何朝代难以比拟的。唐朝中央有中央官学,地方有州县学,甚至在乡、里这样的基层组织也鼓励人们创办学校,还有无数的私学和家学,共同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的重任。唐朝根据各个州县面积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明确规定了各个州县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人数,这使学校的分布有了制度上的规定和保证。.
7)重视医学教育
唐朝重视医学教育,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医学校,负责招收学生,研究医术,解除人们的疾病痛苦。政府还派遣医学生外出进行巡回医疗,在地方上设置医学校,这是唐朝教育的重要特点,一方面反映了唐朝医学教育发展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医学发展的水平,说明唐朝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较高的医疗技术,具备了普遍设置医学校的条件。这在当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8)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唐朝诸多的教育机构或行政机构都承担着多重任务和职能。如弘文馆和崇文馆一方面担负着整理图书、详正图籍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招收生徒,进行教育活动。太医署、司天台、太卜署、太乐署等则兼有行政机构、研究机构和学校的性质。这些多重的任务使这些机构既是一个行政机构,又是一个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一面进行专业研究,一面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教育和研究的任务成为行政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行政机构中派生出了教育和研究的功能,这是唐朝教育的一大特色。
6.学校沦为科举附庸、积分法、“五等黜法”、“监生历事”、社学。1)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随着科举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明朝以进入学校作为科举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同时因为科举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使得教育也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内容固定,僵化。这些都使得当时的学校教育日益教条化,不求实学,在思想上成为科举附庸。
2)积分法
“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它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该方法。基本规则是每月考试一次,每次考试上等的为一分,中等的为半分,年积分八分者为及格,可与出身,或者升级。不到八分者继续学习。成绩优异的生员,只要达到积分标准,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制约。由于“积分法”注重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故具有督促学生于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
3)六等黜陟法
清朝时期实行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罚措施,即六等黜陟法。学生考试成绩被分为六等,一等补廪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责,五等降级,六等除名。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其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升降,将其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该制度是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来的,是清朝在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
4)监生历事
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始于洪武五年(1373年)。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称为历事监生。除分拨在京诸司办事外,历事监生也被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中第的再令历练;下等才力不及的,则送还国子监读书;不合格奸懒的发充下吏。洪武初年,因各衙门官吏缺乏,监生历事制度既可补充人手,又可使监生有实习的机会,故得以推行。可被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后来监生日多,历事又复冗滥,出路极为困难,该制度失去积极意义。至英宗正统三年(1483年)遂废。后清朝初年又曾实行过一段时间。
5)社学
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元制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明代地方普遍设立“社学”,民间十五岁以下的幼童可入学就读,学习冠、婚、丧、祭之礼及经史历算,并兼读“御制大诰”和“本朝律令”。清代各直省的州、府、县都设立“社学”,每乡一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充补。
7.对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17-18世纪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批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对官方传统的理学教育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见解与主张。
他们针对理学教育注重儒家经典,压抑人性,空谈义理,呆板教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以下具有先进性的主张,对其进行了强烈批判: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
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
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评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
8.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是中国17世纪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培育了清代浙东学派,提出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民主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
“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承揽政府机构的某些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因为学校议政,可以使上至朝廷命官,下至里巷平民,逐渐养成普遍议政的社会风气,而不再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这样天子也就不敢“自为非是”。“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这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是他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反映了他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强烈愿望,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辉。这种性质的学校,究其实已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议会相近。可以说,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也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正是从上述思想出发,黄宗羲主张将寺观庵堂改为书院和小学,实现在全国城乡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尽其才的理想,而且还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与议政紧密结合,学校集讲学和议政于一身,既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文化的机构,又是监督政府,议论政事利弊的场所。黄宗羲的上述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教育起了启蒙作用。
9.颜元与漳南书院
颜元是清初批判理学教育,提倡实学教育的主要人物。62岁时,受邀主持河北漳南书院,颜元亲自规划书院规模,制定“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并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等书斋。后因漳水泛溢,淹没院舍,未及半年颜元即离去。后经修复,屡请颜元主其事,皆辞而不往。虽然其主持时间不长,但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主张。
颜元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传统教育有三大祸害,即:
1)毁坏人才。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多不学无术;
2)灭绝圣学。训诂、禅宗教育日盛,而孔门实事实理的学术日渐衰竭;
近代教育近代教育部分主要介绍了近代教育的起步、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近代教育体系的变革。和07年的大纲相比,08年增加了“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和清末留学教育两块内容,而且这两块内容都是08年重点考察的内容: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一)创办京师大学堂「重点难点」
京师大学堂筹办之议,首倡于1896年刑部左侍郎李端棻的《请推广学校折》。此折据说出自梁启超之手。当时管理书局大臣孙家鼐遵照朝廷旨意开始着手办理,但因朝中顽固守旧大臣的阻拦而告搁置。
1898年,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日益高涨,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重申此议。同年,光绪帝就开办京师大学堂一事六下谕旨,军机大臣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遂委托梁启超草拟学堂章程奏上,光绪帝准奏,派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经孙推荐,清廷任命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
按照章程,京师大学堂的教育原则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学并重会通,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大类,普通学为必修,普通学修完后选习专门学一至两门即可,考核方法依西例,用积分之法;以此同时,京师大学堂既是实行教育的机构,也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
正值京师大学堂积极筹办之时,清廷政变,新政停止,京师大学堂虽“得不废”,但规模较原计划大为缩减。1898年底,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1900年8月,因义和团入京,学堂停办,民国初年,改为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创办的意义所在:
1、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既说明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引起清廷朝野的广泛重视,也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
2、京师大学堂章程在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学生入学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规定,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制订提供了摹本,是我国学制史上的一个新起点;
3、京师大学堂所开创的统辖各省学堂的规制适应了当时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中国教育行政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过渡性作用;
4、京师大学堂所确立的师法日本的办学方针影响了清末民初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改革科举制度「了解识记」
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令废除八股取士之制,改试时务策论,规定以后一切考试取士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另设经济特科,并议设法律、财政、外交、物理等科,以选拔新政人才。
清末的留学教育
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20世纪后骤然勃兴,首先是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
(一)留日教育
1、由于甲午战争的刺激,中国的士大夫们开始寻求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发现日本早期派遣的大量留学生对日本的富强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也必须仿效。并以日本路近费省,中日文字接近易于通晓,西书已由日本择要翻译、刊有定本,日本的风俗习惯近似于中国等原由,认为应将日本作为中国派遣留学生的首选国,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日本派遣留学生。
2、1901年议行新政后,清政府多次倡导留学,1903年清政府公布《约束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明确了对留学毕业生给予相应的科名奖励办法,留日学生逐年增多。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后,士人为寻求新的出路,纷纷涌向日本,酿成留日高峰,1906年最多达8000名以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众多的人前往一国留学,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3、清末留日学生以进入初、中等学校为主。在选修的专业中以法政、武备科占大多数。
4、清末留日归国学生虽然在输入近代西方科技方面整体层次不高,但他们充实了新式学堂的师资,壮大了实业技术人才的队伍,翻译了大量日文西学书籍,较广泛地传播了资本主义思想观念。特别是以留日学生为骨干形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群体,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1、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付各国战争赔款共计白银4.5亿两,从1902年到1940年分39年还清,本息总计达9亿多两,因事出中国庚子年,史称“庚子赔款”。为了更好地实现美国在华利益,试图“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起,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美国的这一举动后来被部分相关国家仿效,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称“退款兴学”。
2、为了实施庚款留美计划,中国政府专门拟定了《遣派留美学生办法大纲》,规定在华盛顿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作为管理中国留美学生的机构,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并从1909年起实施。
3、游美学务处在直接选派留美生的同时,又着手筹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学生经过8年的高强度学习,到美国后一般可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大部分人都能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回国。清华学堂对提高中国留美学生的层次和系统引入西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4、通过“退款兴学”美国确实达到了“把中国的留学潮流引向美国”的目的,1909年之后,留美人数逐年增加,中国留学生的流向结构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现代教育教育史部分的中国现代教育主要包括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三部分,其中最后一部分教育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重点。新增的知识点训育制度和中学毕业会考虽可能不会以大题的形式来考察,但作为首次纳入考试大纲的新知识点来说,在08年的考试中极有可能考到。
(一)训育制度
国民党政府通过训育制度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严格管理。从1929年开始,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中小学训育主任办法》,设立训育主任和人员,专事考查学生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开始在全国中小学实行训育制度。自此开始,国民政府历年颁布有关训育的法令数十个,详细规定了训育的实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训育更为加强,并于1939年颁布了集中体现国民党训育思想的纲领性文件《训育纲要》,对训育的意义、内容、目标、实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训育制度虽有一些道德教育的价值,但主要是帮助国民党实施其独裁统治,并强调封建道德观点,因此是倒退的。
(二)中学毕业会考
中学毕业会考是1932年国民党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的重要措施和内容之一。
同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通令各省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所属公立及已立案的私立中小学应届毕业生,在经过所在学校考试合格后,实行会考。要求各科考试成绩合格者始得毕业。
1933年12月,教育部公布《中学毕业会考规程》,废除前颁《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其重要改变是取消了小学生毕业会考。1935年4月教育部又颁布《修正中学学生毕业会考规程》。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事频仍,全国各地举行会考已成困难,政府决定:已成战区的省市均免行会考,接近战区的省份由省教育厅派员至各校监考,后方各省则照行会考不误。
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学生毕业会考制度实行至1945年,因当时经济、交通和复员返迁等原因,政府决定暂时停止,也未再恢复。
外国现代教育《费里教育法》
1881和1882年,费里(Jules Francois Camille Ferry1832-1893)提出两项教育法案。其要旨是宣布实施普及、义务、免费和世俗的初等教育。该法案为以后近百年间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一个法案规定(1)母亲学校(幼儿园)和公立小学一律免收学费;(2)公立学校不允许装饰宗教标志,不开设宗教课程。第二个法案规定:(1)对6-13岁的所有儿童实施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可进公立或私立小学,或在家庭私塾接受教育;在家庭读书的儿童自第三学年起,每年须接受一次公立学校考试,以检查私塾的教学;对不送孩子入学的父母处以罚款、监禁等处分。(2)在小学开设法语、历史、地理、生物、自然、算术、法政常识、农业常识、卫生、图画、音乐、体育、军训(男生)、缝纫(女生)等课程。废除宗教课,增设公民和道德课;增设手工课和各种主要手工业工具的用法课。(3)允许学校除星期日外,每周停课半天,由学生家长在校外按各自的宗教信仰安排宗教活动。取消教会、教士监督学校的权力,由职业教育家领导学校理事会;宗教团体成员不得在公立学校任教。
杜威的教育实践活动
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机能心理学、实用主义哲学、社会进化论的基础上的。从这些出发,他提出了教育的新界说。其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五步教学法。
教育实践活动
杜威的教育实践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884-1894年的10年,当时他在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心理学和哲学。在实践中杜威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课程内容贫乏,当时流行的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机械呆板,萌生了进行教育改革的要求并进而成为教育革新的倡导者。
第二个时期是1894-1904年的10年,是他改革教育的尝试阶段,当时他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1896年他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又称杜威学校,以他的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为根据进行教育创新。在此期间,他根据自己的教改实践,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教育论著。
第三个时期是1904年-1952年,是他事业的辉煌时期。其中1904-1930年杜威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他与一批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一起,铸成了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黄金时代。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1916年杜威发表了《民主主义与教育》。这部经典巨著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1930年他退休,改任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仍继续从事教育改革研究。杜威的主要著作除《民主主义与教育》外,还有《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的学校》等。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意义和局限
杜威是西方现代教育派的理论代表。他对传统教育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挑战,奠定了现代教育的理论大厦的基石。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使美国教育由赫尔巴特主义转入杜威主义,并影响到其他国家。是新教育的思想旗手。他的影响表现在:
1)强调知行合一,将教学中死的知识变为活的知识。
2)教育是人与环境的交互的观点是对内发论和外铄论的超越和突破。
3)教育是生长和生活的观点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教育的本质,试图解决教育方法论问题和教育与儿童脱离的问题,成为儿童中心论的基础之一。
4)教育即经验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教育本质,解决知识、经验的获得以及心理与社会、过程与目的的协调问题。试图超越形式论和实质论解决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
5)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将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将学校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脱离问题。
6)教材心理化,适合学生经验的心理发展,而不是逻辑顺序。
7)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探究精神使得科学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8)教学专业化,提高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增强学术性。在其影响下教育专业机构大量建立。
9)杜威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其教育理论对世界教育进程发挥巨大作用。对日本、中国、土耳其、苏联、墨西哥等国具有直接的影响。
10)因为理论中过于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而使得教育实践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及引发了自由和纪律,教师与学生关系等诸多矛盾。另外根据经验和教材心理化原则编写新型教材的设想过于理想,难以实现。
相关文章
名师周雷:2008年考研英语冲刺全策略
绘制知识结构图高分复习方法之教育学篇
考研教育心理学新增知识点之学习的人本理论
绘制知识结构图高分复习方法之心理学篇
2008年考研教育学知识点解析
考研辅导:中外教育史知识点之中国近代教育
绝不能松懈考研冲刺阶段各科复习计划
考研辅导:中外教育史之中国古代教育
考研省钱有四大妙招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