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th="100%"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7"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名称 | 体癣 |
所属科室 | 皮肤科 |
病因 | 在我国,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及絮状表皮癣菌引起。偶见由黄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等引起。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患癣家畜(狗、猫等)或间接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而引起。也可由自身感染(先患有手、足、甲癣等)而发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者易患本病。气候暖和、环境潮湿更有利于本病的发生。 |
临床表现 | 体癣一般好发于面、颈、腰腹、臀及四肢等处。原发损害为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针头到绿豆大小,由中心逐渐向四周等距离扩展蔓延,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边缘微隆起,狭窄而不连贯,中心炎症减轻,伴脱屑或色素沉着。由于致病真菌不同及个体差异,皮损表现可有差异,如由亲人性红色毛癣菌引起的皮损常呈大片形,数目较少;亲动物性犬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皮损炎症较明显,常以水疱为主,损害较少。但数目较多。自觉瘙痒,病久者因经常搔抓可引起局部湿疹样改变或继发细菌感染。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病情往往夏季发作或加重,冬季减轻或消退。 股癣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基本损害与体癣相同,但由于该部位暖和潮湿,易摩擦,常表现为下侧边界清楚、炎症明显的红斑。病久者,应损可失去典型表现,或因搔抓致浸润增厚、苔藓样变。 |
诊断 | 根据典型的皮损表现,一般不难诊断。取损害边缘鳞屑作真菌直接镜检可明确诊断,但查菌阴性往往不能除外,有时需反复检查或作真菌培养。本病有时应与环形红斑、玫瑰糠疹、湿疹、神经性皮炎或擦烂红斑等相鉴别,真菌检查可有助于最后确诊 |
治疗 | 1.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可酌情外搽复方苯甲酸搽剂(灰氏癣药水)、复方雷锁辛搽剂(卡氏搽剂)、3%咪康唑霜、1%~2%克霉唑霜、酮康唑霜等,天天2次。连续2~4周。皮损消退后继续用药2周,以免复发。对股癣及婴幼儿体、股癣患者宜选用较暖和的药物。 2.对皮损广泛或单用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同时内服灰黄霉素,成人天天0.6~0.8g,连用2~4周,或酮康唑0.2g,连服2~4周。伊曲康唑或特并萘芬亦可酌情采用。 3.如伴发手、足、甲癣等应同时治疗。 4.注重个人卫生,避免使用癣病患者浴盆、拖鞋、毛巾及内衣等,避免与患癣的狗、猫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