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医护理:富有特色的中医护理-护士资格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1:07:08 20:21:5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富有特色的中医护理:在中医医疗实践中,护理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小儿饮食护理方面,历代积累的经验尤为丰富。
在中医医疗实践中,护理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其护理则讲究辨证施护,即按照病证有阴证、阳证、寒证、热证、表证、里证、虚证、实证等不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与治疗原则相一致的护理,以配合治疗,促使疾病早日康复。譬如对于风寒表证初起,无汗怕冷,头痛身痛的病人,辛温解表是其大法。根据这一治疗原则,护理时可让病人睡在比较暖,风寒侵袭不到的屋子里,同时让病人盖得暖和些,多吃点热粥、热开水之类,以帮助发汗祛邪。这样配合治疗,往往能事半而功倍。
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多以个体行医为主,所以医和护常不分家,没有专职的护土。比如医生到病人家里出诊,除了诊断处方,往往还要兼任行针施灸、配药熬药、观察护理等工作。病人上门求诊,也往往这样。当然,病者的家属,有时遵照医嘱,在就医后也常如法进行护理。从这一角度看,家属有时更多地担任着护土的角色。
除了辨证施护,医护合一,中医护理的特色,还主要体现在饮食护理、精神护理等方面。早在秦汉时代,人们就已对饮食护理的重要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比如《内经》所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肾病毋多食咸”,以及《难经》所谓“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等等,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饮食护理经验。张仲景《金匮要略》还进一步明确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在小儿饮食护理方面,历代积累的经验尤为丰富。如针对小儿脾胃特点,提倡“吃热吃软吃少”,反对“吃冷吃硬吃多”。所谓“忍三分饥,吃七分饱”,是一句民间流传很广的小儿防病要诀。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单靠乳汁哺养已难以满足其生理需求。对此,宋代儿科名医钱乙早已有所认识。他曾说:“儿多因爱惜过当,三两岁犹未饮食,致脾胃怯弱,平生多病。半年宜煎陈米稀粥,粥面时时与之;十月后渐与稠粘烂饮,以助中气,自然易养少病。唯忌生冷、油腻、甜食等。”偏食也是小儿多病的原因之一。《景岳全书》指出:“小儿饮食有任意偏好者,无不致病,所谓爽口味多终作疾也。极宜慎之。”
时下独生子女增多,不少家长出于偏爱之心,盲目给小儿增添许多补剂,或在喂养中一味追求高营养食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时常导致小儿厌食、泄泻,或暗疾的发生。由此说明小儿合理的饮食护理,是保证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疾病恢复期中,如果饮食护理得法,还常可代替药物治疗。《伤寒论》就曾指出:“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于,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再如患热病初愈的病人,因为脾胃功能还没有恢复正常,所以不可勉强地让病人一次性地进食过多,要少食多餐,逐渐增加,才更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说到精神护理,主要是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思想上的顾虑,使病人对医疗有充分的信心,并能主动和医生合作。关于这一点,中医历来十分重视。
早在《灵枢。师传》中就论及:“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出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段话在原书中虽然是针对骄纵欲的权贵之人而言,可其精神实质是,要求医务人员对病人因人制宜地做好说服开导的思想工作,以配合疾病的治疗。
对于临产妇女的精神护理,中医也很有讲究。《达生篇》说:“临产时,直老成安静二三人伺候,不必多。一切亲族妇女,俱婉谢却,勿令入房。第一要劝其放心,切忌在房中大惊小怪,交头接耳,咨嗟叹息。”否则会影响产妇心理,使其精神紧张而造成难产。
《千金要方》还特别强调,临产时他人不得议论是生男还是生女,以免给产妇带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传统护理也和医疗实践一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一般医院都设有中医病床,因此结合当今临床实践,中医护理又可从护理操作、常规护理、各科护理等几个方面谈起。首先是护理操作。在中医各科中,针灸是一个大科。在针刺时,除了先要消毒和注意进针手法外,还要密切注视病人有无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等晕针现象。
如果发现晕针现象,应该立刻进行必要的处理。起针以后,要让病人休息10分钟左右,同时关照病人,在6小时里不要洗浴,以防针孔感染。护理中对于拔火罐的操作,也是一门学问。拔罐时,动作要轻灵熟练,掌握酒精棉球的火候,力求一次成功。起罐时,可用手指轻压火罐周围皮肤,让空气进入后,这样火罐可自行脱落。千万不要用力硬拉,以免损伤病人的皮肤。
在外科护理中,敷贴膏药的操作也颇为常见,一般情况下,膏药的冷热要恰到好处,太冷则粘贴不住,太热则会灼伤皮肤。如果有时膏药贴在关节周围,还不要忘了给缠上绷带,这样就可防止所贴膏药,因关节活动而致脱落。
再如妇科阴道坐药,在放药时,先应消除病者顾虑,然后用消毒过的手持药慢慢塞进阴道深处,不可太浅,浅则容易脱落。这种方法同时还应教会病人,这样一般能起身活动的轻症病人,便可自行解决塞药问题。当然,应用坐药时还不要忘了关照病人一句:“禁忌房事。”
中医外治,另有一种灌肠的蜜煎导法和胆汁灌肠法。其护理方法为:让病人取左侧卧位,然后把事先做好的蜜锭塞进肛门或把60m1猪胆汁(小孩用30m1)用针筒通过橡皮管注入直肠。操作完毕,嘱病人忍住15—30分钟,否则就达不到通闭导滞的目的。
再说常规护理。
所谓常规护理,就是病房中对于病人的一般护理。比如病者卧床过久,褥疮的护理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当病人褥疮初起时,可用红玉膏外涂,同时在褥疮周围垫上气圈,以防溃烂。如果病人昏迷不醒,在不影响疾病的前提下,还应经常帮着翻身。假如病人褥疮已经溃烂,那就要按照外科治疗处理,及时敷药。
如果病人病情较重,濒临死亡,那就一方面急速报告医生,进行抢救,一方面不要离开病人,随时注意病情变化,同时做好记录。在抢救时,动作要熟练迅速,不要惊慌失措。再有一点,就是要对病人本人保密,以减轻其心理上的痛苦和压力。
末了是有关各科护理。中医内科虽说面比较广,但对于一些重病的护理,则不可不知。天热中暑,应把病人移到通风阴凉的病室里面,进行抢救。如果病势进一步发展,出现昏迷抽搐,则在抢救的同时,还应。及时清除病人咽喉部的痰涎,以及用纱布块填进上下齿之间,以防因抽搐而咬伤舌头。护理疟疾,理应掌握疟疾发作的时间规律,以发作前2小时服药针灸为宜。疟疾一旦发作,病人严重发冷发抖,可用多加棉衣,给服热开水等法,尽量缩短病人的痛苦时间,使之转热出汗。
痢疾大多由湿热蒸郁,内伤食滞所致。所以在饮食护理方面,要尽量做到清淡素净,切忌荤腥油腻,生冷瓜果,否则不啻雪上加霜。中风是内科中一种危重而又比较常见的病证。对于昏迷不知人事的中风病人,要把他的头放得高点,并偏向一边,避免痰涎涌塞。同时还要经常注意其脉搏、出汗和病情的变化。单腹胀,大致包括现代医学所说血吸虫和肝硬化腹水等病。入院后,每天要测量体温、腹围,并记录大小便次数和每次的数量。如果病人腹胀严重,不能平卧,可帮着采取半卧式。当一旦观察到病人出现尿少尿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气喘出汗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应急措施,否则很快就会进入昏迷状态。
黄疸病,多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护理时要注意隔离,并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在饮食方面,可多吃点豆浆、蔬菜、米粉等清淡而有营养的食品,切忌辛辣油腻,海腥发物。水肿病的情况很复杂,如果因肾炎引起的,应当静卧休息,饮食忌盐宜淡。一般情况下,可多吃点鲫鱼、鲤鱼、瘦肉等利水富有蛋白质的饮食,同时赤豆、冬瓜、蔬菜也都十分相宜,但如果一旦出现尿少尿闭,恶心头昏等症状时,则表示有尿中毒的可能,那就不宜再进富有蛋白质的食品,并须密切观察病情,随时组织抢救。
在妇科方面,血崩的情况比较严重,这时要求病人绝对卧床,同时抬高足位。如果患者面色苍白,汗出心跳,有可能虚脱休克时,应报告医生及时采取措施。妇人怀孕呕吐,中医叫做恶阻。这时护理,可让孕妇多休息;多吃新鲜水果和鸡蛋牛奶。如果呕吐严重,可试用生姜擦舌之法。假如要想服用中药止呕,一般宜小口多次服用为宜,怀孕期间胎漏下血,容易导致流产。这时,当让病人卧床静养,忌服辛热动血的食物,或吃一些保胎中药。
在外科方面,中医对于疔疮的护理,也很重要。当疔疮努破之后,一要保持疮口清洁,二要避免疮口进风,三要防止硬挤脓血。尤其是第三点,如果硬性挤压,容易“走黄”,造成危险。尤其是头面部的疗疮更要尽力避免挤压。
特别推荐:#0000ff>2011年护士资格证成绩查询时间
#0000ff>2011年护士资格证分数线
#0000ff>2012年执业护士考试介绍
更多信息请访问:#0000ff>护士考试辅导无忧通关班
#0000ff>护士论坛
#0000ff>护士在线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