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置启动时自配置的环境变量 
在Linux终端环境下,export命令可用来设置环境变量,但它所设置的变量在关闭终端后即刻消失。 
如果想要设置在启动时便存在,关机时才消亡的环境变量,则需要更改一些系统配置文件方可实现。 
/etc/profile 文件:当系统启动时设置环境变量,对任何用户都起作用; 
/etc/bashrc 文件:当用户的shell被打开时设置环境变量,对任何用户都起作用; 
/home/[Username] /.bash_profile 文件:当用户登录时设置环境变量,对当前用户有效; 
/home/[Username] /.bashrc 文件:当用户的shell被打开时设置环境变量,对当前用户有效。 
另外,/home/[Username] /.bashrc 中设置的环境变量只能继承/etc/profile 中设置的环境变量。 
在这些文件中设置环境变量,只需在文件中添加export命令语句。 
2、安装软件包 
Linux下的软件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源代码编译生成的,称之为源码包;另一种是以RPM自安装文件的形式提供的,称之为RPM包。两种软件包的安装方法是不同的。 
源码包一般都是以压缩形式存储的,所以,在获得软件包之后,要进行解压缩。 
压缩包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tar.gz包,一种是tar.bz2包。 
tar.gz包的解压方法:tar zxvf [PackageName].tar.gz 
tar.bz2包的解压方法:tar jxvf [PackageName].tar.bz2 
解压缩后,一般会形成与[PackageName]相同的文件夹,如果不同,可用ls命令查询。 
进入文件夹,执行ls命令,如果看到了如configure字样的文件,则说明编译前需要配置。 
具体配置选项如下: 
“--cache-file=FILE” 
测试存在的特性,测试的结果会存储在一个cache file里; 
“--help” 
输出帮助信息; 
“--no-create” 
阻止制作输出文件。 
“--quIEt”或“--silent” 
不允许输出额外信息; 
“--version” 
显示用来产生configure脚本的Autoconf的版本号; 
“--prefix=PREFIX” 
设置安装路径,以便生成Make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