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初级)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10 13:37:5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一部分 经 济 学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考试内容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原因。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及客观必然性,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掌握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了解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考试内容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了解商品经济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征
  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征;熟悉市场机制的含义;熟悉市场需求、供给、市场价格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熟悉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基本功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熟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及其选择和确定的方式;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框架。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市场体系的基础知识,了解和要素市场的含义和类型,了解建立市场规则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考试内容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特征
  掌握市场、市场体系的含义和结构类型,熟悉市场体系的功能;掌握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掌握商品流通和商品流通体制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含义和类型。
  (三)社会主义市场规则与秩序
  掌握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的含义和内容;熟悉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熟悉市场管理的含义、内容和手段;了解市场中介组织。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了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知识,了解农村经济制度。
  考试内容
  (一)企业的性质和形式
  熟悉企业的含义和性质;掌握企业的功能和作用;掌握各种企业的组织形式;掌握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
  (二)现代企业制度
  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和特征;熟悉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三)农村经济制度
  掌握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五、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不同增长方式,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
  掌握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含义、特点和实质;掌握社会再生产不同类型的含义。
  (二)社会主义的产业结构
  熟悉产业的划分和产业结构的含义;掌握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和影响因素;掌握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和途径。
  (三)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和类型;掌握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和根本要求。
  六、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我国的国民收入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熟悉国民收入的含义;掌握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含义和方式;掌握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含义和方式。
  (二)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熟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含义和构成;掌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熟悉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七、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了解和熟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客观必然性和基本制度。
  考试内容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对外经济关系和对外开放的含义;熟悉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掌握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
  (二)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格局
  掌握对外贸易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对外资金交流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对外技术交流的含义和作用;掌握经济特区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三)世界贸易组织与我国涉外经济管理
  掌握贸易组织的含义、宗旨和基本原则,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和做出的主要承诺。
  (四)对外经济体制和对外经济战略
  掌握我国对外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掌握我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内容和意义。
  八、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和熟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
  考试内容
  (一)市场经济与宏观经济调控
  了解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
  掌握宏观经济调控基本目标的含义;熟悉不同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
  掌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含义;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类型和手段;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类型和手段;熟悉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综合协调。



  第二部分 财  政
  九、财政的基本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财政的概念、基本特征和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考试内容
  (一)财政的概念
  掌握财政概念,理解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了解我国学术界关于财政本质的几种界说。
  (二)财政的基本特征
  掌握财政分配的主体和客体的内容,掌握财政分配的目的。
  (三)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本质
  掌握国家性质与财政性质的关系、国家职能与财政分配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本质的基本表述。
  十、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关于我国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主要分类和形式,关于衡量财政收入规模适度与否的指标等知识的程度,提高从事经济工作人员的财政理论水平。
  考试内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掌握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分类方法;了解我国财政支出分类的情况;熟悉财政支出各种分类之间区别;掌握财政支出各种分类下的主要项目。
  (二)财政支出的形式
  掌握财政支出的两种形式;掌握财政支出无偿使用各种方式的基本内容。
  (三)财政收入的形式和分类
  掌握五种一般财政收入形式的基本特点和主要项目;熟悉财政收入的分类方法;了解不同部门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特点和发展趋势;掌握各种经济类型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特点和发展趋势。
  (四)财政收入的规模
  掌握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掌握影响财政收入的规模的主要因素;熟悉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两个标准;掌握提高“两个比重”的重要意义。
  十一、税收概述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税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检验考生对税收的基本特征、税制要素、税收分、税收征管的基本内容等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提高考生有关税收的基本理论水平。
  考试内容
  (一)税收的概念
  熟悉古今中外对税收的不同定义;掌握税收概念的含义。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掌握税收的三大基本特征;掌握各基本特征的含义。
  (三)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掌握税收制度的各个构成要素;掌握纳税人的含义及其义务;掌握课税对象的含义、我国的分类;掌握税率的含义和分类;熟悉比例税率的主要类型;掌握累进税率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累进税率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定额税率的含义和分类;熟悉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的基本含义;熟悉附加和加成的含义;掌握减免税的含义和作用;掌握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含义与区别;了解出口退税的含义;熟悉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抗税的含义;了解违章处理的基本内容。
  (四)税收的分类
  掌握我国税收的主要分类方法;掌握从价税与从量税的定义;掌握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的基本内容;熟悉不同征收机关的分工。
  (五)税收的征收管理
  掌握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的基本内容;熟悉纳税申报的内容;熟悉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熟悉国税和地税两套税务机构的主要职责。



  十二、我国主要税收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有关我国现行主要税收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实务的程度,提高考生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理解能力。
  考试内容
  (一)商品课税
  掌握商品课税的特点;掌握增值税的类型、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和计税方法;掌握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目税率和计税方法;掌握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和计税方法;熟悉关税的课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类型。
  (二)所得课税
  掌握所得课税的特点;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和征收方法;熟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和税收优惠;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计税方法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财产课税
  掌握财产课税的特点;熟悉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税率;熟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计税依据和税额。
  (四)其他课税
  熟悉其他课税的内容及进一步的分类;掌握资源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掌握农业税的特点、计税依据和税率,农业税收改革发展的方向;掌握印花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十三、政府预算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考生对政府预算和预算外资金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提高考生对政府预算的理解能力和对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必要性及主要内容的认识。
  考试内容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
  掌握政府预算的概念;掌握政府预算的作用。
  (二)政府预算的组成
  掌握我国五级预算的划分;掌握各级政府预算的组成内容。
  (三)政府预算原则
  掌握政府预算的五项原则。
  (四)政府预算的类型
  熟悉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的不同特点;掌握经济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的主要内容。
  (五)预算外资金
  掌握预算外资金的概念、特点;熟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十四、货币与货币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促使考生对货币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包括货币的本质、形态职能,货币制度的内涵与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形成过程,包括我国人民币在内的当代货币制度的特点,使考生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
  考试内容
  (一)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掌握货币的本质,熟悉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作用;熟悉货币形态的演变,了解实物货币发展的两阶段,熟悉代用货币的概念,掌握现代信用货币的特征,了解电子货币的发展;掌握货币的职能及其含义。
  (二)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掌握货币制度的概念,了解货币制度的形成;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了解到关货币材料、货币单位、价格标准的概念和有关规定,熟悉对各种通货铸造、发行和流通的基本规定,了解货币发行保证制度。
  (三)货币制度的类型
  了解货币制度的演变,熟悉银本位制和金银复本位制,掌握格雷欣法则;掌握金本位制和各种类型,掌握金币本位制的特点;熟悉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掌握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的概念及其特点;熟悉我国货币制度的特殊性,掌握人民币制度的性质,掌握人民币制度的特点。
  十五、信用与金融中介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信用关系的形成及其本质、信用的主要形式,金融中介的定义与主要类型,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现状等内容有一定的掌握、熟悉或了解,从而对信用与金融中介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
  考试内容
  (一)信用的内涵与类型
  掌握信用的定义,熟悉信用存在的前提,掌握信用的本质特征,熟悉信用的作用,掌握信用的两种分类形式,熟悉征信的定义,了解征信的功能。
  (二)金融中介
  掌握金融中介的定义,掌握金融中介的主要类型,掌握银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等主要金融机构的定义和职能,了解当代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
  (三)金融体系
  掌握金融体系的定义,熟悉构成现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了解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熟悉我国当前金融中介体系的结构。



  十六、利率与金融市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利息与利率的概念、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金融市场和主要金融工具及我国开发和利用金融工具的基本情况等有一定的掌握、熟悉或了解,从而对利率和金融市场有一个基本认识,对我国利率政策有更好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利息与利率
  掌握利息的定义和利息参与分配的本质,了解利息的作用,掌握利率的定义计算方法,掌握利率种类,了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理论,熟悉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因素的观点,熟悉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了解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发展方向。
  (二)金融市场
  掌握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基本功能,掌握构成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熟悉金融市场的主要类型。
  (三)金融工具
  掌握金融工具的定义和特征,掌握短期金融工具和长期金融工具的定义和种类,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和种类,了解我国开发和利用金融工具的基本情况。
  十七、国际金融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国际金融制度的理解,包括汇率与汇率制度的划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演变,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使其具有备基本的国际金融的知识框架。
  考试内
  (一)汇率与汇率制度
  熟悉外汇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外汇的特性;掌握汇率的定义,掌握汇率的标价方法和报价方法,熟悉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熟悉汇率的类型;熟悉汇率制度定义,掌握汇率制度的主要类型;掌握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二)国际货币体系
  掌握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和内容;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熟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特征,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掌握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机制。
  (三)国际金融机构
  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熟悉其资金来源,掌握其贷款的种类和特点;了解世界银行的宗旨,熟悉其资金来源,掌握其贷款的特点,了解世界银行的其他机构。
  第四部分 市 场 营 销
  十八、市场营销概述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让考生对市场营销管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市场营销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掌握市场营销学的主要内容,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企业营销管理思想及其发展沿革。
  考试内容
  (一)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了解市场营销学的性质,知道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熟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了解顾客需求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重要性;能够区分几个近似的概念,如:需要、欲望和需求,交换和交易等;了解决定有效市场规模和容量的三个要素。
  (二)企业经营观念的发展
  了解企业经营观念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和关系营销观念的主要内容,熟悉各种观念兴起的原因及适用的条件,了解传统的以产定销型的经营观念与以营销观念为代表的以销定产型的经营观念之间的区别。



  十九、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与步骤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让考生理解需求管理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企业要依据市场需求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营销管理任务;了解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几个步骤。
  考试内容
  (一)企业营销管理的任务
  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概念,了解企业营销管理的目的和实质,熟悉营销管理的八种不同类型及不同类型的营销管理任务,掌握在不同需求状况下的营销管理任务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
  (二)市场营销管理的步骤
  掌握战略业务单位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了解营销决策者的职责,熟悉营销管理的四个步骤,了解营销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计划的因素和实施控制的步骤。
  二十、市场营销环境
  考试目的
  本章考察考生对市场营销环境的理解。通过本章的考试,让考生了解企业制定并实施营销策略的环境;掌握企业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和宏观市场营销环境的构成要素,熟悉企业规定、实施营销策略的影响因素。
  考试内容
  (一)企业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了解企业微观营销环境的构成,熟悉企业的微观营销环境各构成要素的特点;掌握顾客的购买决策过程和企业在市场上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类型;熟悉这微观环境因素对企业制定、实施营销策略所产生的影响。
  (二)企业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了解企业参观营销环境的构成,了解企业的宏观营销环境的主要内容;了解这些宏观环境因素对企业制定、实施营销策略所产生的影响;熟悉运用恩格尔定律分析消费结构对相关产品策略的影响。
  二十一、市场营销策略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让考生掌握市场营销计划中营销策略的主要组成部分。
  考试内容
  (一)目标营销战略
  理解市场竞争加剧及顾客需求多样化促使企业采用目标营销战略,正确掌握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含义;了解市场细分的前提,熟悉常用市场细分变量,能够用适当的变量对市场进行细分;熟悉各种市场覆盖策略和市场定位的步骤。
  (二)营销组合策略
  掌握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内容;熟悉各项策略涉及的主要决策内容。
  二十二、品牌策略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了解品牌和品牌决策的含义,知道好的品牌策略有助于提高品牌的忠诚度,从而提高品牌资产的价值;掌握运用品牌的策略,熟悉各种品牌策略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考试内容
  (一)品牌和品牌资产
  熟悉品牌的定义和品牌资产的含义,掌握深度品牌的含义,以及这些含义对建立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意义;了解品牌资产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品牌策略
  掌握各项品牌策略的主要内容;掌握品牌化策略、品牌归属策略、家庭品牌策略、品牌延伸或新品牌策略以及多品牌策略的概念;熟悉各项品牌策略和适用条件和采用的原因,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为企业制定适用的品牌策略。



  第五部分 管 理 学
  二十三、管理概述
  考试目的
  使考生认识和理解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管理的基本知识、管理具有的职能及组织所处的环境。
  考试内容
  (一)管理学及其特点
  掌握管理学概念;熟悉管理学的特点。
  (二)管理及其重要性
  掌握管理、效果和效率的概念;熟悉管理的基本特征和管理的重要性。
  (三)管理职能与组织环境
  掌握管理职能、组织文化的概念;熟悉组织文化的四个层次;了解管理的主要职能、组织环境的主要种类。
  二十四、管理理论的演进
  考试目的
  使考生认识和理解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及演进过程中的各主要理论。
  考试内容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掌握例外原则:熟悉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掌握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熟悉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了解法约尔提出的企业活动类别。
  (三)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熟悉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掌握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熟悉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现代管理学派
  掌握现代各管理学派的名称;熟悉现代各管理学派的主要特点;了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二十五、计划职能
  考试目的
  使考生认识的理解计划工作、决策、目标和战略的基本知识;掌握制定计划、进行和决策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提高考生在计划工作方面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计划工作概述
  掌握计划工作的概念、计划工作的任务、计划工作的程序、按计划形式划分的计划类型、流动计划法;熟悉计划的其他主要类型;了解计划的作用和方法。
  (二)决策
  掌握决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熟悉决策的特点、定性决策方法;了解决策的主要类型、定量决策方法。
  (三)目标与战略
  掌握对目标的要求、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熟悉组织的主要战略;了解目标的作用、目标管理的特点。



  二十六、组织职能
  考试目的
  使考生认识和理解组织工作的基本知识、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及组织变革的基本知识;把握组织工作的基本过程、组织工作的基本原、组织变革的过程和克服变革阻力的方法。提高考生在组织工作方面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组织工作概述
  掌握组织和组织工作的概念、组织工作的基本过程。
  (二)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熟悉组织工作的各基本原则。
  (三)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掌握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的概念、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的相互关系、划分部门的主要方法、职权的种类;熟悉直高结构和扁平结构的优缺点、判别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了解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四)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
  掌握组织结构的概念、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熟悉各主要组织结构的特点、优缺点;了解各组织结构的结构图和适用范围。
  (五)组织变革
  掌握组织变革的含义、内容和过程;熟悉克服变革阻力的方法。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阻力。
  二十七、领导职能
  考试目的
  使考生认识和理解领导工作的基本知识、主要的人性假设理论、主要的领导行为方式、主要的激励理论;把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领导方式的基本方法;提高考生在领导工作方面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领导工作概述
  掌握领导、领导者、职位权力、个人权力的概念;熟悉领导权力的来源;了解领导的作用。
  (二)人性假设理论及X理论、Y理论、超Y走卒的主要内容;了解与各人性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方式。
  (三)领导理论
  掌握主要的领导方式理论;熟悉根据领导权变理论选择领导方式的方法;了解领导特质理论。
  (四)激励
  掌握激励的概念、各主要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熟悉激励的方式方法。
  二十八、控制职能
  考试目的
  使考生认识和理解控制工作的基本知识、主要原则;提高考生在控制工作方面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控制工作概述
  掌握控制的概念、过程;熟悉控制的主要类型。
  (二)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
  熟悉控制的各基本原则。



  第六部分 经 济 法
  二十九、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水平,深刻理解经济基础知识的各项具体法律制度。
  考试内容
  (一)经济去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掌握经济基础知识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的主要内容。
  (二)经济基础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
  深刻掌握经济基础知识的本质;了解经济基础知识的基本特征;掌握经济基础知识的基本原则。
  (三)经济基础知识的深渊和体系
  了解经济基础知识各表现形式;掌握经济基础知识的体系结构及其组成。
  (四)经济基础知识律关系
  了解经济基础知识律关系的概念和种类;掌握经常法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主要内容。
  三十、合同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合同法基础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的基础理论水平。
  考试内容
  (一)合同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熟悉合同法的概念、掌握合同法的各项基本原则。
  (二)合同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掌握合同的概念和不同的分类。
  (三)合同的订立
  掌握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订立的程序;熟悉要约、承诺的具体内容;熟悉和掌握合同的成立、委托订立合同等。
  (四)合同的效力
  掌握合同效力的含义;熟悉合同的生效要件和时间;掌握无效合同、可变更或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种类。
  (五)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了解合同的基本条款的含义;掌握合同的不同形式。
  (六)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责任
  熟悉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掌握违约责任的概念、承担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掌握违约责任的各种形式。
  (七)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熟悉合同变更和转让的概念、原因、效力。
  (八)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熟悉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概念、原因、效力。
  (九)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和诉讼时效
  了解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熟悉合同纠纷的诉论时效。
  三十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解决市场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和能力。
  考试内容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立法目的和调整对象
  熟悉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及构成要件。
  (四)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了解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及其职权。
  (五)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熟悉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型事责任。



  三十二、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知识,解决产品质量和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产品质量法概述
  掌握产品、《产品质量法》的概念,了解其作用。
  (二)产品质量和监督管理
  了解我国产品质量和监督管理体制;掌握我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掌握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三)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掌握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的具体内容;掌握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的具体内容。
  (四)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掌握产品质量赔偿责任的种类及具体规定;了解产品质量行政责任的种类及具体规定;了解产品质量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三十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解决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从事经济管理和经营活动中依法办事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熟悉消费者的概念;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
  (二)消费者的权利
  掌握消费者的权利的种类、内容。
  (三)经营者的义务
  掌握有关经营者的义务的法律规定。
  (四)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熟悉国家、社会以及消费者组织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方法和具体内容。
  (五)争议的解决
  熟悉争议解决的途径。
  (六)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掌握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责任形式、责任主体等具体规定。
  三十四、经济仲裁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经济仲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经济仲裁法律制度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经济仲裁法律制度概述
  熟悉经济仲裁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经济仲裁的独立原则、自愿原则以及一裁终局的原则。
  (二)仲裁协议
  熟悉仲裁协议的概念、原则和作用;熟悉仲裁协议的类型和内容;掌握仲裁协议的无效及其确定。
  (三)仲裁程序
  熟悉仲裁的申请和受理条件及程序;掌握仲裁庭组成的方式;熟悉仲裁开庭程序和仲裁裁决的效力等内容。
  (四)法院对仲裁的协助和监督
  熟悉法院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以及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等方面对仲裁活动的协助;掌握法院通过依法撤销仲裁、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等方式对仲裁活动的监督。



相关文章


山西:2007年经济师资格考试4.25-5.25报名
江苏:2007年经济师考试报名5.8-31日截止
上海:07年经济师资格考试5月19-19日网报
广西:07经济师资格考试4月28至5月11日网报
2006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初级)
贵州:07年经济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黑龙江:07年经济师资格考试5月12-23日网报
2006年经济师《建筑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中级)
湖南:07年经济师资格考试报名截止至5月20日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