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什么是世界语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3:14 20:36:0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 什么是世界语

简言之,世界语就是世界的“普通话”。推广世界语、学习世界语,也就是推广和学习世界的“普通话”。中国的推广、应用“普通话”工作促进了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全球更多地推广和应用世界语,也必将对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产生影响。

1、 人类的语言

说到人类的语言,我们不能不想到“圣经”中流传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的人们在“巴比仑”曾想建造一座通天的塔,此事使天神十分不安,于是天神故意让人类的语言变得十分不同,相互间无法沟通,通天塔终究没有建成。人类的语言到底有多少种,可能谁也说不清,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在世界上“活”的语言也有六千多种。在人类相互隔绝,各个部落、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间很少交往的年代,不同部落、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语言的隔阂并没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太多的影响,但进入现代社会后,人类间交往日益频繁,语言问题也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为一问题,人们不能不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去学习各种外语。但是必竟人的财力和精力有限,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外语,你一辈子能学得过来吗?

2、 国际交往需要共通语言

人类的国际交往需要共通的国际语言,这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人想了不少办法,或建议采用某一民族语言,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甚至也有的人建议用汉语。对于任何一个以某种民族语言为母语的人来说,本民族语言都是那么地容易学习,容易使用,那么地优美。其原因在于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深深的民族情结。但是在实践中事实上没有一种民族语言能真正很好地担任起国际语的角色。拉丁语如此、法语、俄语也是如此,当今世界上使用相当普遍的英语也是如此!(否则在联合国、在欧共体也不需要多种工作语言了)

3、 国际语的几个条件

根据不少语言学家的分析和研究,目前一般公认的有条件担任“国际语”角色的语言,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 中立性;

首先是中立性的问题。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大家都不陌生。对民族语言的深深的情结是永远扎根于每一个人心中的,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管中的。否则不会有“乡音未改鬓毛衰”这样的千古绝唱了!在国际交往中强硬推广一个民族语言作为“国际语”,必然会造成语言交往中事实上的不平等。一个外语系苦读多年的大学生,他的语言水平我想不大会高过一个国外的普通中学生,口语方面也许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外国小孩子。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以这种不平等的语言地位,相互间进行交往,难免也会产生种种事实上的不平等。

b) 易学性;

再一个是易学性问题。任何一种民族语言经过长期的发展,因种种原因,无论语音还是语法都会变得相当复杂,这对于一个非作为母语的人来说都是不易驾驭的。作为“国际语”应当是相对科学化、逻辑化、规范化的语言,不应当有很多的“例外”、很多的“约定成章”。希望用相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就能掌握、使用。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

c) 表达力丰富;

人类的情感是丰富的,所以作为一种“国际语”,它的表达能力也应当是十分丰富的。某些象形符号、甚至音乐、绘画、舞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国际语,但是必竟有很大的局限性。

d) 书写文字与口语的统一。

作为一种可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人类语言,必须应当是口语和书写文字的统一。只能写(或画),不能说的,只能称为图符。只能说(或唱),不能书写的语言,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语言。

4、 人造国际语与世界语的创始和发展

a) 人造国际语的理想和实践

综上分析,作为国际语,采用一种民族语言的方案行不通,那么人们自然就会设想创造一种新的语言。这种设想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在我国的秦朝就有过“书同文,车同轨”的理想,17世纪以后,西方不少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思考,如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兹甚至还提出过用逻辑和代数方法去构筑“国际语”的设想。真正意义产生人造“国际语”是在19世纪。自19世纪自今,先后有五百种人造“国际语”的方案提出过,但是经过长期来人们的实践,唯有犹太籍波兰眼科医师柴门霍夫博士于1897年创始的Esperanto语为最成功。世界语的产生也如同现代通讯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的产生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

b) 柴门霍夫和他的世界语方案

柴门霍夫博士(Dr. Zamenhof )1859年12月15日出生于波兰东部的一个名叫比亚里斯托克(Bialistoko)的小镇的犹太人家庭。小镇上居住有犹太人、日尔曼人、波兰人、俄罗斯人等多个民族。当时处于沙俄统治下的这个波兰小镇上,沙俄为了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常常利用民族间的歧视和矛盾挑起争斗。幼年的他就萌生了一种善良的愿望,希望能创造一种国际辅助语言,以沟通各民族间的理解、增进相互间的信任和友谊,各民族人们都能平等、和睦相处。

为了这一愿望的实现,柴门霍夫从小就酷爱语言学习和研究,到中学时他已经掌握了波、德、俄、希腊、拉丁、法、英等多种语言。十九岁时,他拟定了一种国际语的初步方案,但遭到社会的嘲笑和非难,父亲迫于社会的压力,将他的方案手稿付之一炬。大学毕业后,柴门霍夫一边行医谋生,一边继续完善他的国际语方案。终于在1887年,当他二十八岁时,以“希望者博士(Dr. Esperanto)”的名义,自费出版了《第一书》(UNUA LIBRO),正式公布了他的国际语方案。从此,他所创始的这种国际辅助语被人们称为Esperanto语。在我国沿袭从日本语翻译过来的称法,称为“世界语”。

1905年8月,在法国的海滨城市布伦(Bulonjo)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688名世界语学习者参加了大会,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实践。大家操用Esperanto语进行自由交谈。柴门霍夫出席了大会,并在闭幕式上讲了话。

1917年4月14日,年仅58岁的柴门霍夫博士在贫病交加中,因心脏病去世。但他创始的Esperanto 语一直在不断发展中日益完善,经受了时空的考验。



相关文章


2006世界语常用词汇
世界语的有关文件(补充)
德语会话基础:看病_在药房BeimArzt_InderApotheke
葡萄牙语的“我爱你”怎么说
2006什么是世界语
葡萄牙语阅读之BATALHÃ.ODECAÇ.ADORES3
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
2006年世界语:关于重申将世界语作为第二外语的
德语会话基础:在银行AufderBank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