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发射后不管”导弹?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3:13 22:19:1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现代空军有一种导弹,对准目标一按电钮,导弹就会自己去追踪目标,直至击中目标。这种导弹叫“发射后不管”导弹。用不着开着飞机追着目标打,也不用老用雷达不断地瞄着目标。这种武器就是好。

不知道现社会各界是不是要求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有“发射后不管”导弹的功能?让你干你就得干出名堂来。反正大家坐着等成果出来好了。至于载机是否飞到了发射空域,目标在不在事先认定的位置,都不论。只要打不中目标,这导弹就是不行。对信息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人们都不屑于去关心,给了钱和人,立了项,你就得出成果。至于在干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估计并不准确,有许多因素考虑不周,想讨论一下,反映一下,呼吁一下,领导和各界都不屑于过问。最后我总算明白了,你是“发射后不管”导弹,别人按了电钮你就该打中目标,打不中就是你素质不行。

花了冤枉钱你老兄还有理了?老实说,当初领导要花的钱是我提出的10倍,领导就是有魄力。对花钱来说,领导是肯出钱的,这点我心怀感激。不过,对我而言,在项目开展中如果领导能倾听来自第一线的声音,更为重要。(可以说,在当时,无论是我还是领导,都不可能知道信息化的复杂程度竟会有这样大。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尝试,我们会知道政府信息化有多难吗?我们能只从书本上得知应当如何解决这种困难吗?付出这种代价取得了进步,在使用计算机实现了经济管理的闭环控制,取得软着陆成功之后,这些投入都成千成万倍地赚回来了。)我最后还是不敢花这么多的钱,具体负责的小领导在我与大领导之间做了个折衷,没花那么多钱。因为虽然技术提供方对我方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把胸脯拍得咚咚响,我认为不确定因素还是太多,是否成功很难说。后来果然对方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好在我们土法上马,速度虽不如发达国家的商业软件好,毕竟功能还是达到了。那时候我们也只是从资料上知道一些原理,还从未听说过有类似的软件卖。由于现有政府工作是一种粗放型管理,你搞的软件要发挥作用还要做许多基础工作。说难听一点,有个软件就想出成绩就好比麻袋绣花。你还认认真真地提建议,作计划,别人早把你当饭桶看了。现在电子政务搞得红红火火,虽然效果不甚理想,起码别人不会认为你在胡来。客观地说,如果没有上世纪80年代的摸索,不可能有90年代的成功。也不会有现在对电子政务的重视。我国政府在1992年取得的对信息化的深刻认识是在克林顿提出信息高速公路之前,并非是一些专家所说在1993年。这些认识究竟是总结了我们自己的经验取得的还是搬了外国经验取得的,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对我国以后的信息化开展有很重大的意义。

这些都是老皇历了。但是,过去的失败就没有必要再提了吗?就没有分析的必要了吗?如果认真分析一下,可以看到人们的思维习惯至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现提出要有CIO,这CIO要有了得的本事,否则事情办不成。这种看法对信息化的复杂性是有一定认识了,是一个进步。但CIO从何而来?从一些专家的提法来看,CIO得培训,取得合格证。我认为CIO(如果真有这么一个职位的话),特别是政府CIO,如果能用拿来主义的办法当然省心省力又省时,何乐而不为?但这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有可能得到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办法。须知与电子计算机相联系的现代行政管理,其威力堪比核武器,别人会给你吗?既然别人不给,又不总结自己的经验,教材从何而来?这里当然是说管用的教材。说到底,我们的还是想找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导弹——CIO。如果脱离了一套正确的管理办法和原则,经验总结不出来,CIO也出不来。你不认真分析哪个人比较有头脑,比较负责任,谁的看法更正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步。这种过程还得有一定的公开监督,防止权力有不公正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认识,取得新的进步。就如同一支军队,如果没有一套成功的治军办法,一心指望着出现出色的指挥官和军事家,很可能会南辕北辙的。 来源:www.examda.com  来源:www.examda.com  

当然,说不要把CIO当成“发射后不管”导弹,也不是不要主动性。但必须认识到,如果没有好的工作机制和环境,主动性的发挥是很有限的。



相关文章


刘积仁阐述中国软件外包误区不能定位低端
基于UML的参数监控系统分析与建模
UML在商业活动建模中的应用
策略→需求→建模→规划→执行
“CIO”=“发射后不管”导弹?
外国软件,何时按中国市场需求定价?
政府CIO的成长环境很不好
系统分析师软件过程概述:用例建模指南
CIO生涯:“五步走”与“进阶口诀”[3]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