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EMBA昂贵学费换来怎样的盛宴(四)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5 09:20:1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走出困境要多久?
作为培训市场的塔尖部分,中国EMBA教育势必经历一场裂变。业内专家分析认为,EMBA办学中的浮躁之风,只是中国经济学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其在起步阶段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在深层上折射出了中国经济学教育长期处于贫困的尴尬。
十几年前,戴着“新中国第一位哈佛经济学博士”“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等光环的邹恒甫回到母校——武汉大学。但这次回来的所见所闻让这位爱国学者痛心:用的经济学教材与他上世纪70年代末期读本科时几乎没什么区别,个别教师的备课本甚至已发黄了。
“贫困”,邹恒甫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现实生活已经粉碎了许多传统经济学理论,可教材依然没有更新,有的翻译甚至错误百出。”为了振兴中国经济学,他最终决定回来。他给武汉大学学生以及年轻的经济学教授讲授最新的经济学理论,强调要重新调整课程表,并每年都从欧美一流大学聘请多名顶尖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学教授到武汉大学授课,但这就意味着80%的老师将不能登台上课。有一段时间,有些老师联名抵制邹恒甫回国讲课,但富有远见的校领导为他顶住了压力。
此后,在邹恒甫及其追随者的努力下,全国性经济学教育的改革悄然启动。邹恒甫每次从美国回来,都会带回一大箱书。正是这些书,哺育了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如今,多年的努力开始结出硕果,邹恒甫每年都要送十几位学生到欧美一流大学直接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但改革要脱胎换骨并非一朝一夕。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邹薇说:“现在,国内各大商学院开始引入主流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和方法,恒甫先生只是把研究方向扭过来了,今后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她表示,作为舶来品的EMBA教育如果不引入先进的师资、教材和教学方法,必定要走太多弯路。而这种“拿来主义”式改革,对许多高校无疑也是一个冲击。
业内预测,中国的EMBA教育出现优胜劣汰乃大势所趋,未来十年后将会有十个左右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