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EMBA陈光全:让知识不断点燃激情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5 09:16:5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12月2日,是陈光全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在清华大学伟伦楼,他的EMBA毕业论文在多个教授的“刁难”下通过了。别看在公司里说一不二,到了清华的学堂,他“乖”得像个小学生。在商海里不知经历过多少次重要谈判的他,在教授们不断追问下,不时用手拉扯自己的衣角。
大学本科毕业至今,已经有17年了。17年里,陈光全做了12年的“老总”。在一家
最早成为中化公司的一方“诸侯”,是在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五个年头。那年,恰逢广西北海开发热,公司决定成立北海分公司,不到30岁的陈光全被派去当总经理。在北海的两年里,他用总公司给的80万元启动资金,赚回了1000多万元。因为功绩显赫,刚满30岁的陈光全被调回总部,成为总公司企管部总经理,管理公司在海内外的数十家分公司。
在前些年的大型国企里,不到30岁就当老总的人凤毛麟角。面对陈光全的步步高升,许多人都怀疑他有“来头”———要么父母当官,要么有贵人相助。每次说起这个,陈光全都会微微一笑。
其实,陈光全真有点“来头”。这个“来头”,就是永不停滞的学习。
1983年9月,陈光全拿着
通知书,第一次走出湖北农村,来到
经济管理系。“那个时候,真是觉着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陈光全说,他当时的想法是,读书能让他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农村。
在大学的4年里,陈光全没到老乡宿舍串过门。在武汉大学的
里,他如饥似渴,各种新知识让这个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如痴如醉。大学一年级刚结束时,陈光全因为表现突出而光荣入党。也因此,到二年级时,他作为83级惟一一名学生,被抽调到主要由老师组成的企业咨询调研组。利用课余时间,陈光全和老师一起,走访了武汉市的1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
“现在说起来好多人不相信。”在大学4年里,陈光全写了3本书,并在各类经济管理期刊上发表了10多篇论文。
陈光全说,此后工作中取得的任何成绩,都没有大学时代给他的成就感强。
“学习会成为一种习惯,也会成为一种爱好。”陈光全这么认为。公司要求8点半上班,可身为执行总裁的陈光全7点半就到办公室了。这一个小时里,没有电话,也没有公务,正是陈光全几乎每天坚持的读书时间。
公司的下班时间是下午5点,但陈光全通常7点离开办公室。这段时间,除了处理一些紧急的公务外,主要是陈光全的读报时间。他会浏览各种经济类报纸期刊。
陈光全的手包里,通常会装着至少两本书。这是他在车上、飞机上或旅途中随手翻的“枕边书”。
平时的时间本来已满满当当,再加上已经身处成功人士行列,为什么还要花两年时间到清华大学受这份“罪”呢?
“让知识不断点燃激情。”这是陈光全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一方面,陈光全怕自己有一天会才思枯竭,赶不上时代。另一方面,做了多年“老总”的他需要激情,一份能催他不断奋进的激情。
陈光全说,每次接触到最新的管理理论和知识,他都拿来和自己的企业做比较。在清华学习的两年间,他不止一次调整了自己企业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管理办法,他甚至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制定了三年一修订的企业发展战略。这些,都是他从清华的教授和同学们那里“拿来”的。
从2001年加盟“四环”后,在老板的充分信任下,陈光全把这个资产几十亿的民营企业管理得越来越正规。什么领域可以投资,什么领域坚决不碰,老板能做什么,老板不能做什么,都被他用制度规范下来。
如今,在这家民营企业里,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的陈光全绝对不是一个“花瓶”。他没有一个人决定做什么的权力,但董事会给了他否决权。对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这种权力并不是所有中国的民营企业老板能放手的。
“领导者需要信任,更需要激情。”不断地学习给了陈光全源源不断的激情,民营企业给了他释放激情的一个平台。然而,陈光全也知道,在中国大部分家族式管理的民营企业里做职业经理人,需要充分的信任,否则,只能成一个“花瓶”摆在那里。幸好,陈光全得到了这种信任。更难得的是,他选择的这家公司里,没有一个管理层是老板的亲戚。
两年的清华EMBA学习已经结束,但陈光全不会停止他汲取知识的步伐,因为,“一个领导者需要源源不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