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试题中“智力陷阱”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3:18:4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科技文阅读每年高考必考,考查内容一般为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和新发明,以及人类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大都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传达出来,而考题的设计也基本上着眼于对它们的理解和分析综合,命题人设计的“智力陷阱”,往往有如下几种:

  1、答非所问

  此种类型主要出现在对文中概念的理解上,如2004年高考全国II卷第7题,题目为“根据文意,下列对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题目要求很清楚,必须跟“第一”和“水文”有关,而选项D只回答了“其艺术价值”,而非原因。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7题的选项,C项和D项并非解答题干涉及的“汽冰”这一概念,而是回答“形成汽冰的条件”。

  2、强加因果来源:www.examda.com

  此种情况往往会出现在推断题型中,如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10题的A项“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跨越的结果,将造成先进工业化国家使用高成本的落后技术”,此句前句的“因”并不能合理推断出后句的“果”,故此结论错误。

  3、偷换概念

  有些情况下,命题者会故意地将某个概念换上另一种说法,用相同或相近的说法来取代它,从而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IV第10题C项,“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消失”。该文第五段开头第一句为“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显然,原文讲的是“茶马互市”,而选项C将其偷换成“茶马古道”了。

  4、信息赘余或散失

  信息散失是指选项当中,命题者对概念术语或某句话进行理解的时候,有意将某些信息或内容部分散失,造成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错觉。如2004年高考湖北卷第7题“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国传统医药学”文章在开篇就指出来了是“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而B选项中“它长期以来以隐蔽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只是指“藏医”,显然,B选项人为地缩小了范围,造成了信息的散失。又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8题,“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该题的B选项为“‘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但我们据原文发现,“‘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完全是多出来的信息,属于赘余信息,这种情况在科技文阅读中比较多。

  以上四种情况仅为科技文阅读常见病因,另外还有把未然说成已然的,偶然说成必然的,以偏概全的,个别说成普遍的,张冠李戴等等“智力陷阱”。

  那么,我们如何复习备考呢?

  1、锁定区域,定向答题

  作为命题者来说,他们一般按照段落的顺序来设题,而我们在答题时,也要按照顺序答题。如第一题的答案往往在文章的开头出现,我们就可以划出文章开头这个区域,仔细阅读,找到相关有用信息,对照题目要求,去选择正确答案。

  2、找关联词,画中心句

  找关联词特别注意转折、因果、假设等关联词,它们作为偏正结构的复句,其中心意思应在后一分句。如2001年全国高考科技文阅读试题第18题“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的证据一项是”,该题的C项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对照原文我们发现,这个句子是不完整的,它只不过是转折复句当中的第一个分句,作者所讲的中心是该复句“但”后面的内容,即“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型”。另外,阅读科技文,中心句不可小看,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该科技文每段开头可谓灵魂句,第1段开头讲的是什么是天然气,解释了天然气的概念;第2段开头讲的是“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的内容,第3、4段的开头讲的是“气冰”运输和开采困难的事。抓住这些灵魂中心句,就可以很好地为我们解题服务。

  3、抓住题干,利用选项来源:www.examda.com

  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如“不属于”“最准确”“推断正确”等等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找到最佳的答案。如2004年高考全国春季卷第7题,题干当中明确提示为“看得见的污染”,选项当中与“看得见”有关的,均为不合题意的选项。另外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第7题,题目要求为“对‘过敏反应’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为”,题干中考查的信息为对“过敏反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概括,且有“最准确”一词,那么就必须抓住一个‘最’字做文章,经过比较发现,A项是对“过敏反应”类型的举例,B项是以个别的例子代替一般,D项侧重例举“过敏原”,而只有C项概括全面,可作为最佳答案。

  4、运用语法,利用主干来源:www.examda.com

  阅读科技文有时我们会碰到比较复杂的句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语法,划出句子主干,明确大体意思。这一方面使可以我们理解复杂的单句,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帮助我们解题。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5题,“下列对‘朊毒体’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该题有四个选项,通过划主干,A项为“朊毒体是病毒”,B项为“朊毒体是蛋白质”,C项也为“朊毒体是蛋白质”,D项为“朊毒体是细胞”,根据该文1、2、3段可知,朊毒体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胞,而是蛋白质,因而可以排除A、D两项,对于B、C两项,可以看中心词“蛋白质”前面的定语,比较“蛋白质”前面的定语,再对照第3段第2句话,发现只有B项为最佳答案。



相关文章


鞍山十三中学生物模拟试卷
高考考点·常见多音多义字a-b
2007年南通市基础调研考试生物
怎样更好地提高阅读质量
科技文试题中“智力陷阱”
影响阅读速度的几个因素
2006~2007年汕头市第一次月考高三生物试卷
跳出现代文阅读题中的陷阱
200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