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古典诗歌中常用修辞手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3:19:2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互文,是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人们平时见得最多的是本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和对句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还有一种三句互文,三句鼎足相应,互相补充,故亦称“鼎足互文”。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略作分析。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辛弃疾《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

  词中“绿野”、“平泉”、“东山”分别是指唐朝裴度、李德裕和东晋谢安隐居之所“绿野堂”(洛阳午桥)、“平泉庄”(洛阳郊外)、“东山”(浙江上虞)。三句互文见义,即“绿野、平泉、东山的风烟、草木、歌酒”。字面意思是:你有着古代名相的志趣,放情山水,喜爱歌酒。其深层含义是用历代名相的英雄业绩,激励友人韩元吉以“平戎万里”、“整顿乾坤”为己任。历史上裴度督师破蔡州,李德裕削藩平泽潞,谢安淝水破苻坚,功业显赫,彪炳千秋。只有把三句联在一起吟诵体味,才能深入把握其内涵。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来源:www.examda.com

  (刘辰翁《柳梢青·春感》)

  三句鼎足为文,相辅相成:辇下、山中、海上的风光、岁月和心情。可意译为:怀念那故都(临安)风光、繁华岁月,心情凄怆;回忆那山中(隐居)生活、寂寞岁月,心情惆怅;惦念东南沿海的抗敌志士,那里的旖旎风光,战斗岁月,令我心情激昂,无比向往。真是百感交集,“哪堪独坐青灯”!作者刘辰翁是“南宋遗民中反映爱国思想最深切感人者”,诵此三句,可窥一斑。

  诗成鬼神愁,落笔龙蛇走,才展山川秀。

  (大食惟寅《 [ 双调 ] 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

  此曲的作者是阿拉伯人,他在曲中称誉张可久的才华不凡,在“词林”“独占鳌头”,“声传南国,名播中州”。所引三句不宜各自孤立地解释,应结合起来理解。其大意是:先生施展才情,落笔成诗,凄楚处令鬼神忧愁,欢欣处令龙蛇飞舞,秀媚处山川似锦。“诗成”、“落笔”、“才展”完全可以合三为一。

  (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马致远《 [ 双调 ] 夜行船·秋思》)

  这三句选自套曲中的《离亭宴煞》一曲,作者将当时富贵场中的争名夺利者比作纷攘忙碌的蚂蚁、蜜蜂、苍蝇。“密匝匝”、“乱纷纷”、“急攘攘”三个形容词异句而互文,交相补充,即蚁、蜂、蝇都是“密匝匝”、“乱纷纷”、“急攘攘”。“密”、“乱”、“急”分别从数量、秩序、情态三方面写出了追名逐利者的可耻、可鄙,予以无情的嘲讽。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鼎足互文”是一种简练经济的修辞手法,于有限的文字中包含丰富的意义;且语言含蓄,往往需要读者咀嚼一番才能领会其中的意蕴。这就给欣赏者留有补充、联想的余地,让他们在赏析品评中享受一种“发现”的满足。至于其三足鼎立的形式,更是对双句互文的一种超越和“出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关文章


[复习大纲]“简单与精彩”话题作文导写
[写作提升]整理作文素材的三个途径
[复习大纲]压缩语段的解难技巧
[复习大纲]“一字之差”的近义成语辨析
[知识梳理]古典诗歌中常用修辞手法
语文复习作文占多重--漫说考场八股文
孔庆东:学语文很容易随手教你几招
怎样鉴赏高考语文考题中的文学形象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五十篇之《余玠传》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