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政治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卷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1:43:3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就及重要认识和经验,提出“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等2006年经济工作八大任务。回答 1~3题。
1.“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体现了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2.“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体现了我们党的
①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最大的政治优势 ③执政的实质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倡导“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因为
①我国资源占有总量和人均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我国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④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回答 4~6题。
4.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如果处置不当,有可能出现社会危机。从经济学角度看,对社会变动和市场经济波动起抗衡和缓冲作用的是
A.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B.财政收大于支,且有大量结余
C.市场主体遵循市场交易原则 D.完善法律制度
5.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9月7日宣布成立,这是上海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这说明
A.国家机构的变化决定国家职能的变化 B.国家职能是设置国家机构的根据
C.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的载体 D.国家机构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6.我国应急预案在编制过程中,借鉴了国际上各种预案制定的经验,分析了美国“9·11”事件、印度洋海啸、疯牛病等危机事件,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创新。这表明我国应急预案的编制
①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③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坚持了群众观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05年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釜山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审议了支持世贸组织多哈贸易谈判、区域内贸易协定及自由贸易协定、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等议题。回答 7~8题。
7.从经济学角度看,亚太成员深化区域合作
①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 ②是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
③是市场经济法制性的要求 ④是国家宏观调控要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韩国国会发表了题为《加强友好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他强调,亚洲各国应该增进相互信任,营造和睦环境;推动区域合作,加快发展步伐;深化民间友好,夯实合作基础。这一材料的哲学依据是
A.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C.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对现行各项政策进行调整和充实,使得政策延续、范围扩大、城乡统筹就业。未来五年,我国城镇将有4500万人走上工作岗位,登计失业率将控制在5%以内。回答 9~11题。
9.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主要是因为
A.实现就业与再就业的目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
B.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
D.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妥善解决就业问题
10.解决就业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环境,更需要劳动者自身转变就业观念。劳动者应树立的就业观有
①自主择业观 ②竞争就业观 ③职业平等观 ④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解决就业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促进就业,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这体现的哲理有①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②部分以合理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认识事物本质规律 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05年底至2006年初,俄罗斯、乌克兰两国间上演了一场“天然气大战”。在此次事件中,俄罗斯由于掌握着主动权,因此顺利地迫使乌克兰最终接受了自己提出的条件。而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港的驻扎是俄抵御北约战略包围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报“天然气大战”中的“一箭之仇”,乌克兰将要利用黑海舰队的租金等问题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回答12~13题。
12.俄乌两国在天然气和黑海舰队问题上的摩擦反映了
A.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C.国家间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仍然存在D.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
13.表面上看这次事件是个经济问题。事实上,现在俄乌在天然气问题上的分歧是与2004年底乌克兰亲俄政府倒台相关联,尤先科上台后,加快了靠近北约和欧盟的步伐,这就促使俄罗斯必须相应地调整与乌克兰的关系,包括经济关系。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善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规律 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意识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安全飞行5天之后,于10月17日顺利返航。回答 14~15题。
14.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发过程,与上万名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他们不计个人名利和得失,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共和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也构画出自己闪亮的人生。这说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②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③要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④要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15.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显示了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某些国家又频频鼓噪“中国威胁论”。中国领导人明确指出:“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维护力量。和平崛起体现了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B.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立场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立足点

相关文章


07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权威解读:基本能力考试
2007年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取消英语笔试
1992年-2006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真题按考点分类汇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南航南农大2007年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办法出台
2006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政治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卷
上海春季高考加试成绩可打专线电话查询
1992年-2006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真题按考点分类汇总银行和储蓄者
上海高招艺术专业统考13-14日接受现场确认
2006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政治3月统考试卷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