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下学期重庆市重点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1:21:1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语文试卷2006.3.10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9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沏(qī)茶 荸(bí)荠 田塍(chéng) 电饭煲(bāo) 官府掾(yuàn)吏
B.回眸(móu) 谙(ān)熟 惭怍(zuò) 殡(bīn)仪馆 里应(yìng)外合
C.馥(fù)郁 忸怩(ní) 商埠(bù) 鄱(pó)阳湖 闷(mèn)声闷气
D.喟(kuì)叹 蹩(bié)脚 抽搐(chù) 露(lù)马脚 量(liàng)体裁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帧 蒸溜水 高粱秆 流光溢彩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泊位 录像片 一遛烟 突如其来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C.歃血 冷飕飕 流水账 鞭辟入里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D.沽取 抱佛脚 口头禅 语无轮次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国联邦卫生机构官员2004年1月15日说,流感病毒已经 到了每个州,死于肺炎和流感的人数直线上升。
②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使其子女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产生变动,由于亲情的长期缺失,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 。
③他并不 自己的政策导向:在具备“德”的前提下,把竞选者自身的致富能力和带动他人致富的能力,作为选拔的重要标准。
④今年卫生部和世卫组织对当前中国的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联合 ,认定中国的感染人员共约7万人。
A.波及 凸显 隐晦 评定 B.扩散 突显 隐晦 评估
C.波及 突显 隐讳 评定 D.扩散 凸显 隐讳 评估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看过港台版的《笑傲江湖》,再看央视版的,总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央视版的《笑傲江湖》怎么就丝毫没有“江湖”味呢?
B.江南书苑位于蜀山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生活设施完善,占尽天时、地利,当仁不让地成为该地区房产板块中的一颗新星。
C.备受广大用户关注的手机单项收费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手机使用者的政策即将呼之欲出。
D.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过度开采仅存的林木资源,结果只能是纸浆价格上扬和用纸量增加,势必会造成洛阳纸贵的局面。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剧组挑选女主角十分苛刻: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但又不能太高;脸要白,但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但又不能太红。
B.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后面的“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在句法相同。
C.读罢这篇绝妙佳作,掩卷沉思,忽发奇想,如果现在我们的某个部门或机关,也来个悬赏纳谏,那该是门庭若市,批评、建议,雪片飞来。
D.另据有关医疗机构调查,哮喘病、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都与浮游微粒的增减有关(节选自《百科知识》2004.4)。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6--9题。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诗人玉屑》卷六引)
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情境”。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予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寄意的深隐,以造成情味的隽永。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
6.“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的“此”指的是
A.是诗人在作品的描写中所努力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
B.是诗人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心境时寄托的对象。
C.是诗人使读者的感情与作品抒写的感情产生的共鸣。
D.是诗人能让读者观其作品时所受到感动的艺术技巧。
7.对第一段中引用姜夔的诗、司空图和司马光的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传达给读者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即“得意忘象”之趣。
B.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一般注意了从描摹客观自然而逐步转向表现主观感情。
C.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注意欣赏和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一种特有的韵味。
D.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该注意领会诗人所创设的一种艺术意境以及言外之意。
8.对第二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花诗词的另一境界──情境”指作者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B.一些追求诗品意境的诗人往往善于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寄托在对外物描绘的形象之中。
C.引用陈子昂、宋徽宗的咏花诗是为了举例说明古代咏花诗词大多只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
D.咏花诗词常以景物作为思想感情的象征或寄托,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9.根据全文内容作出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源远流长,是历代文人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B.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作品,作者都应追求逼真、神似的艺术表达效果,方能打动读者。
C.作家尤其是诗人应该努力追求诗品的韵味,达到意境美,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D.鉴赏古诗要感受作者托于物外的景物描写,还要体味诗人隐藏其间的深沉的寄意。

相关文章


2006年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卷
吉林07招飞报名截至月中重点科目单独测试
2006年下学期重庆市重点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